content

劉曉波:透支民眾未來的金融腐敗

 2003-07-06 08:29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最近,上海首富周正毅及中國銀行高官劉金寶的金融腐敗案,成為中外輿論關注的熱點之一。海內外媒體對此解讀,要麼從私營資本積累的原罪出發,挖掘原罪背後的制度成因;要麼著眼於金融系統的監管漏洞,警示潛在金融危機的嚴重性;要麼專注於中共高層爭鬥,猜測此案背後的胡溫體制與「上海幫」之間的齷齪,胡溫上臺後的第一次重拳反腐,便直指從來沒有腐敗大案曝光的江派老巢上海。一連串涉嫌經濟犯罪的富豪逐個曝光,在胡溫領導的抗炎初見成效之後,此案再次成為胡溫政績的最新標誌。

*金融腐敗吞噬公共資源(按:你我的銀行存款被拿去揮霍了!)

  然而,評論者很少論及:近些年愈演愈烈的金融腐敗的最大受害者,既不是倒霉的富豪,也不是落馬的高官,而是無權無勢的平民儲戶。富豪和高官的貪婪厚黑,通過不正當手段掠奪了大量本該使全民受益的公共資源,早就應該受到法律追究。即便在歧視私營經濟的現行制度下,私營老闆的財富原罪有其外部性原因,但他們在主觀上罔顧道義的唯利是圖,也應該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而沒有財產權、知情權、監督權、罷免權的弱勢百姓,無法在權力化的市場上與強勢權貴們競爭,對自己積攢的辛苦錢在金融腐敗中的巨大損失,也無力討回起碼的補償和公道。

  對百姓財產的最大侵害,無疑是違法違規貸款造成的銀行壞賬,正在以隱蔽的方式吞噬著百姓的未來。近幾年,涉及到違法違規貸款的金融腐敗案直線上升,從成克傑到王雪冰,從賴昌星到楊斌,這些腐敗大案皆與金融犯罪高度相關。私營富豪大肆行賄,高官為富豪的非法融資大開方便之門,黑幕後的投桃報李所損害的,與其說是國家利益,不如說是公眾利益。就眼下的周正毅等人的案子而言,據媒體初步披露的案情,周正毅在上海幾大國有銀行獲得的貸款高達上百億人民幣,正在被審查的中國銀行(香港)前總裁劉金寶一人,就涉嫌向周正毅發放違法違規貸款三十億人民幣,還有另一被追查的上海富豪錢某涉嫌問題貸款四十億人民幣。再如楊斌,他從多家銀行騙取了至少七億余元的貸款。最近中共財政部的例行檢查,建行的問題資金高達一百億人民幣。

*銀行不良資產是最大金融隱患

  銀行不良資產的居高不下,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的金融隱患。前央行行長戴相龍承認:即便不算已經剝離到資產管理公司的壞賬15688億(現僅收回1360億元),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的不良資產比例仍然高達25.37%,為22898億元。而據海內外專家的研究和業內人士的透露,實際不良資產比例高於50%。也就是說,靠國家信譽支撐的銀行體系的支付鏈條極為脆弱,隨時可能因突發擠兌而崩潰。另外,到二○○二年底,積極財政政策使國債餘額達到25600億元,相當於二○○二年GDP的25%。各地方政府也搞赤字繁榮,每一任新班子都要為了政績而加大投資,銀行貸款不夠就行政集資,集資不夠就挪用專用款項(如糧棉收購款、扶貧款、教育費甚至救災款),積累起高達60000億人民幣的地方債務。加之失業者越來越多且日趨年輕化,退休年齡越來越小且人口老齡化,致使社保基金的缺口高達八萬億。

  顯然,私營老闆的違法違規貸款畢竟是銀行壞賬的小頭,大頭是政府對國企的優惠融資(貸款和股市)。根據二○○一年中國統計年鑑顯示:儘管企業資產的帳面值為126211億元人民幣,但負債率高達73.9%,為93271億人民幣,淨資產僅剩下32940萬億人民幣,其中的國企資產才9882億人民幣。但是,由於中共政權對私營經濟的制度歧視,所以,被控以金融犯罪的人主要是私營老闆,而很少見到國企法人因違規違法貸款和債臺高筑而被追究法律責任。

*更惡劣的「合法腐敗」

  中國政府的財政收支和經濟政策,從來不會徵得納稅人的同意,更沒有國會的辯論和批准,只要政治局做出決策,人大的批准手續不過是橡皮圖章而已。所以,無論是鉅額財政赤字,還是優惠國企造成的金融黑洞,實際上都是比「非法腐敗」更惡劣的「合法(惡法)腐敗」。但是,如果按照現代政治文明的合法性常識來衡量,中國的政府預算和優惠國企就根本不具有合法性。而那些用於滿足政權高層的個人意志偏好的政績工程(江澤民的國家大劇院、李鵬的三峽工程和朱鎔基的上海磁懸浮等等),那些用於鎮壓異見的鉅額開支,連表面上走過場的惡法程序都可以省略!這些為了政權穩定及權貴利益而肆意揮霍社會財富的做法,在中國卻具有無人敢於質疑的「合法性」,被揮霍的財富也是「羊毛出在羊身上」,經過層層轉嫁,最終皆要由無權無勢且忍辱負重的百姓承擔。

*居民高儲蓄的背後

  大陸媒體和御用經濟學家不斷歡呼中國經濟的「雙高」奇蹟(宏觀經濟和居民收入的高增長),居民儲蓄以每年上萬億的速度增長。今年二月初,媒體披露的銀行存款接近十萬億,不到半年又直奔十一萬億了。然而,大陸媒體和經濟專家很少論及:在貧富差距、地區差距日益擴大和弱勢群體受損加重的情況下,為什麼還會有如此高的儲蓄率?高儲蓄可能導致的經濟後果和社會後果如何?實際上,大陸體制下的居民高儲蓄是畸形的、病態的,與其說是百姓收入不斷提高,不如說是民眾的無奈。

  首先,社會轉型所帶來的生存壓力日益加大,絕大多數百姓把餘錢存入銀行,主要是為了應付未來的生存危機:子女上學、買房、就業、看病、養老等費用越來越高,而社會保障體制供給又嚴重不足,所以只能節衣縮食地自己積蓄。

  其次,高儲蓄來自民間投資渠道過於窄小且風險極高。現在的民間投資渠道──非法集資和合法股市──都成了只進不出的吞金黑洞。權貴們設計的集資陷阱侵吞了大量民脂民膏。受騙百姓投入到集資陷阱中的錢,即便這類集資被曝光,因其屬於非法集資或金融詐騙,也隨著某些替罪羊的倒霉而無影無蹤。從瀋太福案到鄧斌案再到新國大案等,受騙的百姓皆損失慘重。特別是,李鵬之子李小鵬被指直接參與的新國大非法集資案,高達五億人民幣的集資款,隨著台商曹予飛被處決而完全蒸發掉。受害的集資者們為了討回自己的本錢,在北京堅持數年的上訪告狀和示威遊行,公開打出「李鵬還錢」的標語。但是,即便在李鵬已經下臺的今天,他們仍然沒有討回起碼的公道。而中國股市僅僅是國企圈錢和權貴們掠奪民間財富的投機場所。截至二○○二年,炒股的散戶90%賠錢,遂使百姓再不敢輕易涉足,而只能把餘錢存入相對保險的銀行。再次,對於經濟發展而言,被外國學者稱之為「儲蓄高燒」現象,說明瞭困擾大陸經濟的內需不足,非但沒有任何改觀,反而日益加重。生存的巨大壓力和投資的高風險,使民眾寧願把錢存入銀行,也不願消費和投資。

*透支國家未來的金融黑洞

  目前中國面臨著巨大金融隱患,金融系統和上市公司的作假比比皆是,銀行壞賬(50%)和國家的隱形債務(十六萬億),已經使整個國家淪為資不抵債的赤字中國,所謂「鐵打的衙門流水的官」,變成「鐵打的債務流水的官」。即便有十一萬億的居民儲蓄,也無法彌補靠透支百姓資產和國家未來的債務黑洞。惡劣的經濟環境和弊端叢生的金融系統,造成了極具中國特色的另類「損不足而奉有餘」:一方面,是極少數有權有勢的富豪們從銀行獲得鉅額貸款,並把由此生出的鉅額黑金大量轉移出境(每年高達300-400億美元);另一方面,無權無勢的百姓只能把養家餬口的微薄積蓄存入國家銀行,世界第一的中國人口也造就了世界罕見的高儲蓄率。這一進一出的資金流動所造成的巨大金融黑洞,除了惡性通貨膨脹,再無其他解救之途。一旦發生惡性通脹,被洗劫的主要是百姓的存款,而那些暴富的極少數富豪們,其個人資產早已大量轉移到海外。他們在國內做生意賺錢的資本,一靠權力,二靠瓜分剩餘國有資產,三靠國有銀行的貸款,四靠對民間財富的巧取豪奪。換言之,中國潛在的金融危機,最終皆要由無權無勢的平民儲戶承擔。政權及其權貴們就是在用透支百姓未來的方式,來維持高增長的政績和膨脹家族的腰包。

*赤字的小康中國

  總之,執政黨的自私和短視,為了當下政績而肆意透支民眾未來;獨立的輿論監督和司法約束,深層弊端得不到及時的揭露和有效的矯正;國人的普遍麻木和正義感真空,更無法形成足以令政權動真格的民間壓力。於是,在黑箱體制的封閉下,大面積的金融腐敗,得到曝光的只有極少數,而大多數腐敗行為及其深層弊端,卻得不到及時的曝光和遏制,只能造成弊端的持續積累,越積累越難以有效消化,等於把防止危機爆發的責任無限期地推卸給未來。

  從毛時代的紅色的貧困中國,到江時代的赤字的小康中國,權貴們坐吃山空,吃祖宗吃百姓吃後代吃未來,十多億國人多年來創造和積累的財富,別說現在的將近十一萬億存款,就是再有一個十萬億,也不夠特權集團侵吞和揮霍。

二○○三年六月十六日於北京

爭鳴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