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貧富差距已過國際警戒線

貧富問題似乎是人類發展的永恆話題。社
會存在貧富差距是一種常態,甚至是保證社會前進的動力。然而,如
果貧富差距過大也會引起社會的動盪不安。一句話,社會不可以沒有
貧富差距,但這種差距不可以順其自然,而是必須保持在一定的限度
之內。

國際上對貧富差距的通用表示法是基尼係數。這個係數越大,表示社
會的貧富差距越大。中國的基尼係數一九九一年為零點二八二,屬於
較低水平。到二○○○年已達零點四五八,增長幅度較大,目前已經
超過國際公認的警戒線。這說明中國的貧富差距已到了非正視不可的
地步了。

除了基尼係數逐年擴大外,中國的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和地區間收入差
距也在不斷擴大,而標誌著信息化程度的家庭電腦擁有率,東部最發
達地區和西部最不發達地區竟相差幾十倍。也就是說,如果不抓緊解
決貧富差距的話,在信息時代這種差距會以比以前更快的速度擴大。

與舊中國貧富差距幾近極限形成鮮明對比,新中國成立之後曾走上了
另外一個極端,也就是平均主義之路,其結果是大家共同貧窮,社會
生產力的發展受到了限制。

改革開放以來,在鼓勵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政策影響下,中國社會迅
速產生了一批富翁。儘管社會對這批富豪的素質有所詬病,但他們的
財富卻是有目共睹的。

不過,就在富翁們的財富急劇擴張的時候,他們居住在大山深處的同
胞們也許還在為籌不夠孩子下學期的學費而發愁。

近些年來,在中國經濟取得舉世矚目成就的同時,一大批城鄉居民由
於經濟結構調整及自身各種原因而墜入貧窮。記者曾在西部的大山裡
親眼目睹了沒見過百元鈔票的農民,也聽說過官員在給困難戶送溫暖
時見到去年送的油還沒吃完的故事。

最新的調查統計顯示,目前中國城市戶均金融資產最多的百分之二十
的家庭擁有城市居民家庭金融資產總值的百分之六十六點四,最低的
百分之二十的家庭擁有的金融資產只有居民金融資產總額的百分之一
點三。

有關人士指出,在一個國家經濟起飛階段,出現一定程度的貧富差距
是正常現象,但如果政府不想辦法解決,等貧富差距大得不可收拾時
,就有可能出現嚴重的社會問題。

江澤民在中共十六大報告中指出,要在本世紀頭二十年,集中力量,
全面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有關專家認為,一
句「惠及十幾億人」意味著中國高層已充分認識到中國貧富差距過大
可能對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並將改革開放初期推
行的「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政策,改為鼓勵建設更高層次的普遍
富裕的社會。

當然,實現更高層次的普遍富裕肯定不能把富人重新拉入窮人行列,
重回共同貧窮,也不是用行政等手段來個變相「殺富濟貧」,而是要
大幅提高低度收入群體的收入水平。對富人則還應繼續鼓勵他們發揮
自己優勢,繼續創造更多的財富,給低收入人群創造示範效應,從而
實現社會效能和社會福利的整體提高。

中國高層曾提出「允許和鼓勵資本、技術、管理等要素參與收益分配
」。目前,這一鼓勵按多種要素分配的政策還遠遠沒有真正調整到位
,致使行業間、單位間不該拉大的收入差距拉大了,本應拉大收入差
距的分配要素又沒有體現出來

據瞭解,世界上一些發達國家非常重視對中小企業和個人小額投資的
保護,許多發達國家對經濟增長貢獻最大的恰是數量眾多的中小企業
,這也正是藏富於民、分散利益,從而實現多數人佔有財富而不是少
數富翁獨享財富的有效手段。

如果社會上多數人能夠通過誠實勞動過上比較富足的生活,即整個社
會極富的人和極窮的人是少數,多數人是所謂「中產階層」時,社會
收入差別就會大大縮小,社會安定感就會大大增強。也許中國全面建
設小康社會的過程,就是「中產階層」培育和發展的過程,而不是產
生富豪的過程。當然,要培育大量的「中產階層」,需要把社會經濟
體系進行梳理,盡快消滅富者越來越富,窮者越來越窮的土壤。因此
,目前亟須培育公平競爭、科學稅收、分割利益、政策透明、革除腐
敗等良性環境。
中新社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