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強行回收油井 陝北萬人示威

中國內地報刊披露,由於國家強行回收陝北(陝西北部)民間油井,導致投資者陷入困境,利益受損,數千家庭可能傾家蕩產,近日陝西陸續發生投資者向當局示威事件,6 月27 日更發生上萬名投資者到榆林定邊縣政府示威,要求當局給予答覆。示威活動持續了兩日。縣政府官員昨日(30日)表示,油井回收是國家的政策調整,並非地方政府出爾反爾;而且為避免投資者受損,地方政府已盡己所能,目前還在全力善後。

數千家庭料陷困境

明報消息,據北京的《財經時報》報導,示威者大部分是農民投資者,在過去10 年間響應地方政府「招商引資」號召,投資高風險的油田開採。有的是高息借貸入股;有的是賣糧食、賣家畜和土產,甚至把嫁女的「禮金」也拿出,投到油井開發;也有外地投資者投巨資參與開發。報導指,僅與定邊縣石油公司聯營進行石油開採的就有170 戶民營企業,大部分以個人入股形式組建。

響應政府借貸投資

但從1999 年開始,國家收回地方採油權力,明令禁止地方開採。今年3 月陝西省開始強制收回民間油井,其中延安、榆林兩市共有15 個縣、近千家聯營公司、約50 億元的油井資產被當局要求強行收歸國有,引發了投資者的困惑和不滿。6 月23 日,榆林市3000 多名投資者代表前往陝西省政府示威,抗議當局「無償收回」;27 日,上萬名示威者聚集定邊縣政府,和平抗議。

《財經時報》記者當日下午在定邊縣城所見,這個只有30 萬人、塵土飛揚的陝北貧窮縣政府門前,萬人聚集,但沒有官員出來面對群眾的請願。一名姓馮的農民說,他從1991 年參與開採,累計投入20 萬元,合同簽到2006 年,但根據「補償辦法」他只能收回兩成投資;一名來自內蒙古的姓陳女士說,她為油井先後投入400 多萬元,其中70 多萬元是父母和自己的房子抵押貸款,大部分是高利貸,她哭訴自己將失去300 萬元,這會使她無家可歸。

國家能源政策改變

定邊縣政府一名姓劉的官員接受本報查詢時證實,請願持續了兩天,29 日人群基本散去,沒有出現任何暴力問題。官員說,當年地方政府鼓勵民間投資石油開採並不違反政策,只是後來國家的能源政策改變了,才導致目前的情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