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稱大陸生態環境繼續惡化

(中央社臺北五日電)中國大陸今天公布的資料顯示,大陸的水、大氣等污染嚴重,生態環境惡化,全年因乾旱、暴雨、熱帶風暴、沙塵暴等氣候災害造成的農作物損害,屬於中等偏重年份。

新華社報導,大陸的國家環保總局官員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記者會上發布二00二年環境狀況公報,從水、海洋、大氣和聲音環境,以及固體廢物、輻射、耕地和土地、森林和草地、生物多樣性、氣候與自然災害等方面,描述了大陸的環境狀況。

公報指出,大陸七大江河水系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滿足一至三類水質要求的斷面不足百分之三十,百分之四十一的監測斷面屬於劣五類水質,遼河、海河水系污染嚴重,劣五類水體佔百分之六十以上。七大水系污染程度由重到輕的水系依次是:海河、遼河、黃河、淮河、松花江、珠江、長江。

由於磷、氮污染嚴重,中國大陸主要湖泊,特別是滇池、太湖和巢湖的富營養化問題仍然突出。去年大陸工業和城鎮生活廢水排放總量也比前年增加了百分之一點五,接近四百四十億噸。

四大海區中黃海、南海水質較好,東海、渤海水質較差。全年各海域共發現赤潮七十九次,累計面積超過一萬平方公里。

公報在列舉城市空氣品質狀況時說,由於去年廢氣中二氧化硫、煙塵和工業粉塵排放量、工業固體廢物排放量削減,因此城市空氣質量總體上有好轉趨勢,但仍有近三分之二的城市空氣品質未達到二級標準。顆粒物是影響城市空氣品質的主要污染物,部分城市二氧化硫污染嚴重。南方地區酸雨污染仍然較重,酸雨控制區內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城市出現酸雨。

大陸去年還監測三百二十五個城市的道路交通雜訊,超過百分之六十的城市屬於輕度污染。在對三百一十九個城市的區域環境雜訊監測中,也有接近一半的城市屬於輕度污染。

公報指出,去年大陸生活垃圾清運量為一億三千六百三十八萬噸,比前年增長百分之一點二,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為百分之五十四點三。此外,大陸的整體環境未受到放射性污染,輻射環境質量仍保持在原有水準。至於大陸的農作物受災面積,去年少雨、乾旱和暴雨洪澇仍是主要的氣候災害,受災面積超過總受災面積的四分之三。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