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郵:三峽工程是一場豪賭

當包括美國在內的許多國家紛紛拆除水壩之際,中國卻耗費二百五十億美元興建三峽大壩。臺灣中國時報消息,《華盛頓郵報》說,世界最大的長江三峽工程可能是中共政權再次以人民身家性命為賭注的另一場豪賭。
三峽大壩工程引發的爭議,連向來只是橡皮圖章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也曾罕見地強烈反對,但北京當局仍執意興建,前總理李鵬留給後世兩個遺緒,一是天安門事件,另一個就是三峽大壩工程。

報導說,中共建政五十四年來拿人民的生命當賭注也不是第一次,但這次三峽大壩的冒險則是更多元更全面,從財政經濟、科學地理到社會人文。

整個三峽發電工程完工後將有一千八百二十萬千瓦的供電能量,相當於二十六座核子發電廠,或十座五千噸燃煤的火力發電廠。九十年代大陸經濟學家估計大壩發電不但可以解決當年的缺電問題還可賣電充裕國庫,但近年來大陸電價跌跌不休,如今看來三峽大壩的發電工程到底能不能賺錢不無疑問。

大壩的安全性也令人擔憂。水壩結構出現細微裂縫,已有官員因供應建商劣等建材而遭逮捕。就算大壩底部結實應無問題,但問題是大壩沿岸土石流情況嚴重,將影響壩體安全,三峽沿岸土石流嚴重的情形讓人怵目驚心,連客輪上的舵手都能一一指陳。

環境衝擊、生態浩劫是另一大隱憂。住有三千萬居民的重慶市,估計每年將排放一百二十四億立方尺的民生廢水及一百四十一立方尺的工業廢水到水壩裡,如此的三峽大壩好比一個巨型污水池。此外水壩每年還要承受二百一十二億立方尺的土石淤積,如何排除這些土石淤泥則讓負責工程發電的工程師頭痛不已。

三峽沿岸一百三十萬居民被迫遷移,政府說他們的生活將比以前改善,但事實上只有公務員及共產黨工才是受惠者,因為他們優先獲得配備房屋。但一位六十歲的老農說,「一般老百姓都遭殃。」像他一輩子就靠果園過活,除了種橘子之外,什麼都不會,如今被迫放棄家園,只能在奉節拾荒過活。

現在大壩開始蓄水,水位平均每天上漲三公尺,幾百萬隻水鼠爬上岸來,當地政府發動民眾滅鼠,而被毒死的水鼠則全部流回水壩內。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