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廖宏祥:生物武器日新月異

 2003-05-10 16:14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戰爭是殘酷不講人性的,許多國家為求勝利,往往將科技的發展運用於戰爭武器之上。翻開人類的歷史,當戰爭陷入緊張對立而難分勝負時,新武器的發明往往成為雙方成敗的關鍵。生物武器就是其中最可怕的一種,它不但加深人類所須承受的痛苦,且其殘留危險持續頗久,稍有不慎,甚至將導致全人類的毀滅,遠較核子武器更不易控制。

病菌作戰見諸古代

目前肆虐亞洲各國的SARS病毒,由於尚無疫苗能加以對付,且其成分至今未明,因此俄羅斯流行病學院院長費拉托夫懷疑:SARS病毒是一種人造生物武器的可能性很大。另一位俄羅斯科學家寇雷斯尼柯夫更表示,SARS是麻疹及腮腺炎的混合種,由於自然界無法將這兩種病毒結合,因此他推測SARS可能是從實驗室泄出的病毒。

美國詹姆士城基金會資深研究員費雪更直指SARS病毒與中國研究生化戰劑有關。若此種說法屬實,我們不排除中國研發SARS病毒而害人害己的可能性。

事實上,人類自古已採取用細菌消滅敵人的戰略。西元前一世紀,羅馬塞多留(Quintus Sertorius)將軍於征伐西班牙時,曾將瘟疫病人的遺體,拋射到被包圍的敵方城市或水井內,希望敵方染患瘟疫,迫使所謂「未開化人」投降。一三四六年,韃靼人也如法炮製,利用彈射機將感染病菌的屍體射入敵陣或是敵方水源,造成污染及疾病。其後,黑死病(鼠疫)就從中亞傳染到西方,進而導致整個歐洲文明受到重創。

一七六三年,英軍利用帶有病毒的手巾和毛毯,使印第安人患上天花,英軍才得以征服美洲大陸。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德軍間諜亦曾將細菌植入美國運給羅馬尼亞的馬群,使其發生馬鼻疽傳染病。

日軍劣跡歷史之最

在現代醫學發達之前,因疾病死亡的士兵遠較陣亡者多。一九一八年春天,全球爆發「西班牙感冒」,因併發肺炎、心臟病而死亡者估計約二千五百萬人,這個數字已超過戰爭中死亡的人數。當時新興的大日本帝國見獵心喜,立即自一九一九年起發展生化武器,並於一九三二年在中國東北成立七三一部隊,用細菌污染食水、製造毒氣噴霧、用鼠疫彈作為攻擊手段,再用活人試驗生化武器。根據中國中央檔案資料統計,日軍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發動的細菌戰,至少造成七萬人死亡。日軍細菌戰部隊的人數、規模、持續時間及造成的傷亡人數,均為人類歷史之最。

此外,亦有專門針對動植物的生物武器。一九四二年,由於擔憂德日兩國在生化武器技術的領先,英國也開始研發生物武器,並曾在蘇格蘭格納島(Gruinard Island)試射含有炭疽菌的炸彈。原以為遠離陸地即不會對英國造成威脅,誰知蘇格蘭沿岸在一九四三年爆發牛羊的炭疽病,迫使英國立即停止該項研究。這個小島至今仍是炭疽菌的感染區,只要稍稍翻動土壤,就很可能引發一場大災難。

美國亦自一九四三年開始量產毒菌武器,由阿肯色州的杉崖陸軍兵工廠(Pine Bluff Arsenal)生產美國所有的生物武器,直到一九六九年尼克森總統下令關閉為止。一九四四年時,美軍轟炸地區的稻田發生奇特的傳染病,嚴重影響收成。日本雖懷疑原因是美國在放射農作物生物武器,但由於缺乏證據而只能將其列為天災。

隨著強國越來越重視自身的軍力裝備,世界的武器也日益精良,生化武器當然也不能例外。在朱迪斯(Judith Miller)所著《病菌:生物武器和美國的秘密戰爭》(Germs:Biological Weapons and America's Secret War)一書中,描述美蘇兩強在冷戰期間都致力發展超級毒菌(superbug),當時曾成功發展出各種不同的病毒作為武器。雖然這些武器大部分只成為實驗室的存貨,並未真正用於威脅人類生命的戰爭中,但這批科學家在蘇聯解體後極有可能帶著不同的病毒樣本,腦中藏著生物武器的製造方程式為新主效力。對某些窮兵黷武以追求霸權為目標的國家而言,高薪收購這些人才與資料,不啻是價廉物美的如意算盤。於是,這些影響全球的致命武器可能就此擴散出去。

秘密城市製造恐怖

前蘇聯的生物武器計畫規模龐大,僱用多達六萬人。早有專家指出,美國有必要加強避免生物武器物資或知識擴散,尤其是從前蘇聯地區流出。從一九九六年起,美國已花費二五0萬美元將在地圖找不到任何蹤跡的斯特諾格斯克與其他三十幾座「秘密城市」的巨大廠房設施夷為瓦礫,這些工廠是蘇聯生物科技計畫Biopreparat的一部分,負責為軍方製造炭疽。然而,俄羅斯於一九九五年許可伊拉克取得足以生產數千加侖病菌的戰爭材料,伊朗也在冷戰後大力延攬前蘇聯科學家。

此前不久,美國國務次卿波頓指控,古巴是生物武器的輸出國家。北韓外交部第一副部長姜錫柱在與美國副國務卿助理凱利(負責東亞及太平洋事務)進行會談時,亦明確承認擁有生物武器。據信目前有十二個到廿個國家擁有攻擊性生物武器計畫,包括伊拉克、北韓及敘利亞在內。今年五角大樓一項報告指出,印度也擁有攻擊性生物武器計畫,而巴基斯坦則正推動一項「有限」生物武器計畫。

經過接近整個世紀的鑽研和精進之後,甚至有人認為生物武器將會是終極武器,因為它較核武更廉宜,殺傷力又不遑多讓,範圍可以無限廣泛,而且殺人於無形,同時死亡人數也無從估計,故有窮人的原子彈之稱。因此,無論國際社會多麼努力訂立各種禁止生化武器的條約,各國軍方實際上仍在秘密研發這類武器。

製毒不易防疫更難

然而,研發生物武器的國家對自己造成極大禍害的事例亦所在多有。一九七九年四月蘇聯發生炭疽菌外泄的意外,生物武器工廠因不慎泄漏零點八克的炭疽菌,結果造成史佛洛斯克(Sverdlovsk)鎮有九十四人染病,其中六十四人相繼死亡。一九八九年,美國因曾注射伊波拉病毒的實驗用猴子脫逃,而意外使該病毒在維吉尼亞州蔓延,當時美國疾病管制局和陸軍傳染病研究所受盡驚嚇,使出渾身解數才化解這場危機。這場意外則是分別由當事人和一名記者寫成《第四級病毒》以及《伊波拉浩劫》兩本書,同時也被好萊塢改編成「危機總動員」這部電影。

一九八四年,奧修教派(Osho或Bhagwan Shree Rajneesh,是印度的神秘教派)的追隨者在美國德州的達拉斯市和俄勒岡州發動令人怵目驚心的攻擊。由信徒合法取得而後培養和散播的布沙門氏菌之「鼠傷寒桿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導致近一000人受到感染。美國當局視該攻擊為第一起由恐怖份子在美國本土發動的大規模細菌戰。在九一一事件後,美國發生炭疽菌事件,造成五人死亡,十三人受傷。炭疽菌的陰影不僅籠罩美國,還使得全球人心惶惶。

雖然目前科學家已經研製出許多病菌的疫苗,但這並不能減少生物武器所帶來的威脅。五角大樓雖曾於一九九七年為二百四十萬現役和後備軍人接種炭疽疫苗,但假設有一枚載有生物武器的飛彈擊中一個有一00萬人口的城市,即使其中只有六成人口感染病毒,若每人需八0毫克的抗生素,則總共需要四八噸的疫苗。任何國家都不可能會有這麼多的疫苗儲備量!

生物武器甚於核彈

國際聯盟於一九二五年的日內瓦議定書中規定禁用生化武器,一九七二年的生物武器公約也規定禁止並銷毀生化武器,全球到今天為止已有超過一四0個國家簽訂條約,禁止進行生物武器研究。但現在有許多專門研究病毒的研究院,負責研究病毒的醫學用途以及治療用的疫苗。誰能擔保這些設施及科學家不會一半專注於疫苗研究,另一半則從事生物武器的研究。

如果以世界和平的未來而論,則生物武器之可怕遠超過核子武器,我們有必要正視未來生物武器氾濫的隱憂,亦須思考防患未然之道。

中國是一九七二年生物和毒素武器公約(Biological and Toxin Weapons Convention)的締約國,國務院突然於去年十月十四日頒布《生物兩用品及相關設備和技術出口管制條例》,明確規定中國對生物兩用品及相關設備和技術的出口管理。由於世界衛生組織必須得到成員國邀請,才可以進行調查、介入治療和提供建議,主權問題在世界衛生組織中是一個敏感問題。據日本共同通信社(二00三年五月四日)指出,在SARS病毒肆虐之際,當世界衛生組織決定派遣調查團前往中國時,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以國家主權為由將加以拒絕,並透過各種手段妨害調查工作,此點更是啟人疑竇。美國更傳來SARS疫情可能與中國研究攻擊性生物戰劑有關,引發國安單位高度重視。

第四級生物防護實驗室

目前國防部經衛生署疾病管制局要求,已正式指揮具備生化防護戰力的國軍預防醫學研究所,以緊急應變小組形態投入疫情篩選與防治;而除所有國軍醫院負壓式隔離病床接受調度外,軍方高度機密、在臺灣遭受生化攻擊才啟動的「第四級生物防護實驗室」,也已準備投入疫情防治任務。在軍方準則的運用上,還可配屬附近陸軍航特部直升機或地面機動載具,投射到疫情嚴重地區開設隔離的實驗室。

第四級生物防護實驗室是臺灣反生化戰最高機密,設於中科院附屬的石門醫院。一旦啟動後將視狀況配屬機動載具,必要時將可追蹤病源、馳赴疫區進行監控。美國本土去年遭受炭疽菌攻擊時,美方便曾啟動類似機構。無論SARS疫情是否真與中國研究攻擊性生物戰劑有關,我們對於疫情可能擴散之勢,都應將疫情防治提升到敏感的戰備任務層次,以減輕疫情威脅。

(本文作者為臺灣和平基金會研究中心主任)

(新臺灣新聞週刊第372期 http://www.newtaiwan.com.tw/)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