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永年:朝鮮問題與中美關係

中、美、朝三國決定在沒有俄、韓等國的參與下對朝鮮問題舉行會談,並且是在中國的北京。儘管是討論朝鮮問題,但對中國的意義並不亞於對朝鮮本身。中美兩國的關係涵蓋方方面面,但就軍事戰略問題來說,最重要的還是臺灣問題和朝鮮半島問題。要在一個民主的臺灣問題上作文章很不容易,過去那幺多年的經驗已經證明了。但可以在一個專制的朝鮮問題上大做文章。朝鮮問題如何解決會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中美兩國未來關係的互動本質,是合作夥伴還是戰略上的敵人。

美國早就要求中國在朝鮮問題上扮演一個很大的角色,但中國一直不太願意幫美國的忙。即使有口頭的表示,也並沒有什幺實際行動。中朝關係儘管並沒有像外界想像的那樣好,但中國無疑是最有可能影響朝鮮的大國。除了中國,哪一個國家對朝鮮有實質性的槓桿呢?當然,中國的不願意也是因為朝鮮不樂意通過中國和美國交往,它要直接和美國交往。在伊拉克戰爭期間,朝鮮的高調表現充分說明瞭這一點。只是因為伊拉克戰爭很快就結束了,朝鮮感到了莫大的壓力,才改變原來的姿態,容許在中國參與的情況下和美國進行會談。

作為亞洲大國,中國也的確應當在朝鮮問題上有所行動了。中國所要著重考量的問題無非有兩個。第一就是如何在對中國本身鄰國關係進行反思的基礎上調整鄰居政策。第二就是與中美關係有關的中國區域戰略格局的考量。而這兩方面的問題是互為關聯的。

先說第一方面的問題。如果以朝鮮為例,不能說中國以往的鄰國策略是成功的,在很多方面是失敗的。在毛澤東時代,中國的鄰國政策包括對越南和朝鮮等國的都是為了對付美國。為了和鄰國一起抗美,中國不知道付出了多大的經濟代價。但當時的策略可能是不得己而為之,因為是中美對抗,中國所能得到的國際支持並不多。不管怎樣,越南很快就成為中國的敵人,最後兩國兵戎相見。現在的朝鮮其實也好不了多少。上文提高的朝鮮想避開中國直接和美國交往其實已經充分說明瞭這一點。中國如果再不調整對朝鮮的政策,最後還是會損害到自己的國家利益。

就中美關係來說,朝鮮問題可能就是中國所能「貢獻」給美國的最後一份「禮物」了。儘管領導層早就表示要改善中美關係,和美國建立真正意義上的「戰略合作夥伴」關係,但是一直未能利用一而再、再而三出現的好契機。相反,因為決策不果斷,不清不楚,這些好契機最後成為了中美不能真正改善關係、甚至發生衝突的根源。前南斯拉夫問題上是這樣,最近在伊拉克戰爭問題上也是這樣。如果這次在朝鮮問題上,中美兩國再不能達成一些共識,朝鮮問題可能很快就會演變成為中美兩國衝突的根源。

要營造中美合作夥伴關係的基礎並不是要中國大公無私地把朝鮮作為一分單純的「禮物」送給美國。中國至少有兩個目標。一是要通過這個過程讓美國真正認識到中國是個責任大國,能夠在亞洲區域事務中的扮演舉足輕重的建設性角色,二是要讓美國認識到中國的確可以成為美國在亞洲的一個盟友。如果領導人真的想這樣做,那幺就不能像冷戰期間中美對抗的時候那樣和美國進行交往。「朋友」就要像「朋友」的樣子,不能什幺都很計較。如果不能犧牲一些眼前的具體利益,那幺就不能服務於較為長遠的利益。中國的角色不僅僅是協調美國和朝鮮的關係,中國本身必須是這個過程的一部分。如果中國繼續像以往那樣,表面上要幫助美國,實際上是要用朝鮮制約美國的話,結果可能是適得其反。在相當程度上,美國人對中國的這種「玩法」已經厭倦了。

在朝鮮問題上作美國的「盟友」並非一定要犧牲朝鮮人民的利益。無論是對美國還是對中國來說,有關朝鮮諸多問題中有兩個是非常關鍵的:即核武器問題和朝鮮今後是否能夠通過改革開放而成為亞太區域正常的一員。

在核武器問題上,中美兩國實際上可以有很大的共識。一個核朝鮮對中國的安全不利,對中國的區域甚至國際地位不利,對亞洲其它國家的安全和區域政治的穩定更不利。說實在的,中國應當比美國更關切朝鮮半島的無核化。筆者曾經討論過,朝鮮擁有核武器對中國構成的威脅要遠遠大於對南韓、日本和美國的威脅。在無核化方面,中國比美國更為積極才行,更不能用這個問題和美國討價還加。打朝鮮「無核化」這張牌不僅會使中國至少在亞洲社會失去其道德力量,更重要的是會適得其反,為中國自身製造直接的安全威脅。

在朝鮮未來的發展問題上,中國要分清朝鮮人民的利益和朝鮮統治集團的利益。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包括中國本身會認為現在朝鮮統治集團的內部發展政策是符合朝鮮人民的利益的。中國本身通過改革開放結束了長達數十年的孤立發展,同樣中國也應當通過各種方法促使朝鮮的改革開放,結束朝鮮的孤立狀態。這有利於中國,也有利於亞洲各國。

中國對朝鮮政策的轉變並不容易。中國領導人對國家利益的認識有所偏差,並不像美國的現實主義者那樣,國家利益優於道德價值。這次朝鮮問題能否給中美關係帶來轉機,從深層來說取決於中國領導人對國家利益的重新界定。

《信報》(4/25/2003)(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