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戲劇名家突髮冠心病 正氣老頭吳祖光去了

著名學者、戲劇家吳祖光1917年出生於北京東城小草廠的一所大宅院裡,家庭為吳祖光提供了一個文學的環境。1941年,他的著名作品《風雪夜歸人》問世,隨後,他寫了《牛郎織女》、《林沖夜奔》等七個劇本。1947年,吳祖光在香港編導了四部影片,包括《風雪夜歸人》和《莫負青春》。1949年10月3日,吳祖光回到闊別13年的北京,20世紀60年代,他創作了戲曲《三打陶三春》、《武則天》、《鳳求凰》等,並編導了評劇電影《花為媒》。1978年,吳祖光重新煥發青春活力,再次拿起筆,創作了話劇《闖江湖》、歌劇《蔡文姬》、京劇《紅娘子》和電視劇《青銅劍》等作品。


  本報記者郭佳、陶瀾報導 我國著名戲劇家吳祖光突髮冠心病心原性猝死,於昨天上午11時5分在北京病逝,享年86歲。幾天前鳳凰衛視還曾播出過一期有關吳祖光與新鳳霞的專題片,冥冥中,這部片子也成為了吳祖光留下的最後的影像資料。據說拍攝過程分兩次進行,橫跨「兩會」前後。當時吳祖光的精神狀態很好,從鏡頭上呈現出來的效果也是紅光滿面。


  -早上起來狀態還很好


  由於去世得太過突然,所以吳祖光彌留之際僅有一直與他同住的女兒吳霜在身邊,她介紹說:「今年以來,父親的身體一直很好,但昨天我發現他的腿有點軟,今天早上我問他困嗎,他搖搖頭,問他餓嗎,他還是搖搖頭,後來阿姨還給他餵了藕粉,當時他的狀態一直挺好。但我覺得他身體有點虛,就決定去醫院給他拿點營養點滴,沒承想剛到醫院,家裡就來電話,說父親情況不好,有急促喘氣、憋氣的狀況,於是我撥了急救電話趕忙往回趕,經過醫護人員一個多小時的搶救,11點5分,父親去世了。目前我們正著手為父親設立靈堂,至於遺體告別的時間,還要等大哥從法國回來後才能確定。」


  -新鳳霞的離去對他打擊很大


  吳祖強昨天上午知道哥哥吳祖光離去的消息後,即刻便趕到了哥哥的家中,遺憾的是那時吳祖光已經被送到醫院了。「我見吳祖光的最後一面是在4月1日,他的生日之前。因為那個時候我會在上海,所以提前去祝賀了。」吳祖強說,「他對我的影響非常大。家中的兄弟姐妹多,我們小時候父母照顧不過來,便由年歲較大的照顧年紀小的。我能學音樂,有現在的成就,可以說都是他支持的結果。我的好幾位老師都是他的朋友。我那時上學的生活零用錢都是他資助的。他到香港後,還經常買些樂譜寄給我。我參加革命、入黨都受了他很大的影響。然而,新鳳霞的離去,對性格豁達、開朗的吳祖光還是有很大的打擊。那以後,吳祖光三次腦血栓,身體便越來越弱。這一年多他已經不能說話了,但是我每次去看他,他看見我都會點點頭,拉著我的手。聽到他離去的消息,還是挺意外的」。


  -吳祖光對台詞要求很嚴格


  作為《三打陶三春》的主演,北京京劇院院長王玉珍20多年來始終與吳祖光保持著親密的師生關係,「記得當初排練時,吳祖光和新鳳霞兩口子在藝術上給了我們太多的啟發,吳祖光老師是一個在藝術上要求極為嚴格的人,記得當時我曾因不理解他的劇本而將其中的念白做了改動,後來吳老師跟我說:『我劇本中的每一個字都是經過深思熟慮才確定的,可以說是字斟句酌,因此一個字也不要動。』於是我根據他的要求又改了回去,後來自己在不斷的藝術實踐中慢慢理解了吳老師的藝術追求。這齣戲是1979年8月1日在北京吉祥戲院首演的,當時整個劇場內座無虛席,觀眾可以說是從頭到尾捧腹大笑。最終該劇因演出了300多場而成為演出場次最多的一出新編歷史劇」。

本文留言

作者北京青年報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