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大砍藝術類節目有感

據3月28日《城市晚報》報導,中央電視臺於2002年9月開始推行的「欄目警示及末尾淘汰制」於近日得出結果,中央電視臺12個頻道中將有10個欄目從電視上消失,另有10個欄目受到警示。

照說中央電視臺對收視率低觀眾反映差的欄目進行末位淘汰,使節目的質量和層次提高,這本身是一件好事。這起碼反映出在加入WTO之後,面對越來越緊迫的形勢和口味越來越刁的觀眾面前,中國電視的老大哥也開始有些坐不住了。

但第一聲好還沒有叫出口時卻凝在喉頭上,因為又看到了被叫停和被警告的欄目名單,在停播和受到警告的欄目名單中,除了《中國人口》、《電視購物》、《商界名家》、《外語教學》、《農業新聞》等實用欄目之外,還有一大部分如《地方文藝》、《音樂再現》、《原聲電影》、《戲劇絕活》、《音樂廳》、《外國文藝》、《世界名著與名片》等7個欄目,大家不難發現,這些欄目,與目前社會上所不看好的「弱勢門類」藝術有著理不清的關係。其比例竟高達35%。

我們知道,評判的標準決定評判的結果。如果以搖滾青年的標準來評判,那麼搖滾以外的所有欄目甚至包括《新聞聯播》也許都不是最重要的;而假如以戲迷的標準來評判,那麼通俗歌曲和電視劇則顯得有點多餘。喜歡韓劇日劇的觀眾,也許恨不得一打開電視全是金喜善全智賢;而喜歡美國大片的,恨不能所有的頻道只放湯姆漢克斯和飛機大炮飛炸彈亂爆。

將此話題大而化之到整個社會,我們會發現,是不是越來越多的人不喜歡看書就應該把圖書館和書店幹掉?是不是歷史、哲學、數學等弱勢知識因為選修的人越來越少而從此就讓它們消失?很多報紙在「商業化」的過程中,已經徹底地取消了副刊,這已經是一個很明顯的信號。就目前不太樂觀的電視文化現狀來看,我們的電視其文化含量本來就不高,有文化品質的節目本來就屈指可數。央視這次大規模削減而不是改良文藝類節目使我們看到一些危險的徵象。更可怕的是,按慣例,央視的舉動會成為很多地方臺的傚尤的榜樣,在不久的將來,中國電視將在新一輪的「末位淘汰」中,將原本就所餘不多的「曲高和寡」受眾不可能多的欄目徹底清洗出銀屏,將寶貴的收視時間留給從港台電視節目克隆下來的各種吵鬧不休收視率奇高的「相親秀」、「寶寶秀」、「總動員」、「真人秀」……

如果以受眾多少論英雄的話,只有五個人理解的愛因斯坦很定不會比瑪莉蓮夢露有價值;而周傑倫的影響也許越過袁隆平。這也許就是前些日子我們關於馬三立和蘇步青死後影響爭論的答案吧!

在這裡筆者無意於強求要將喜歡通俗節目的觀眾統一到高雅節目的口味上來,但我也希望有關人士在刪減節目的時候,也考慮一下作為少數人的另一批人。觀眾是上帝,這話不錯,關鍵是觀眾是有各自口味的上帝。假如春天只有一種花,哪怕這花很名貴也很嬌艷,也還是多麼單調和寂寥啊!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作者紙刀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