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肺炎」暫無藥可醫

據星島日報報導,感染非典型肺炎的醫護人員繼續增加,當局坦承數字仍會上升,但更為嚴峻的是,由於尚未找出病源,當局對於治療病者顯得束手無策。主診醫生承認不能擔保現時使用的藥物有用,只能使用特效藥暫時控制病情。醫管局則即時向供應商「加單」,增購各種可能對非典型肺炎有效的藥物。

當局昨日再證實有五名醫護人員感染非典型肺炎,令患者增至廿九人,其中兩人病情嚴重,其餘情況穩定。

為集中處理,新界東聯網醫院包括北區醫院和那打素醫院,一旦發現有人感染非典型肺炎,便會被轉送威院三間隔離病房治理。

衛生署署長陳馮富珍表示,非典型肺炎潛伏期由二至七天不等,故預計未來數天證實感染肺炎的醫護人員數目仍會上升。衛生署暫時未收到學校呈報學生感染非典型肺炎的個案。

經衛生署初步化驗後,找不到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亦排除是H5N1禽流感,但由於仍未能確定病源,令治療遇到困難。

負責診治受感染醫護人員的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系主任瀋祖堯承認,由於還未找出致病源,不能擔保目前處方的藥物,可有效對付非典型肺炎,目前唯有使用三種藥物一同治療,包括抗病毒藥物Ribavirin,但因該類藥品本港一直較為少用,因此存貨量不多。

瀋祖堯醫生又指出,無論市民服用何種抗生素,都不能確保不受感染,胡亂使用更可能造成副作用,同時他建議市民如無必要,應減少到威爾斯醫院探病。

醫管局發言人表示,公立醫院病人一向對Ribavirin需求量不高,但由於該藥可能有效控制非典型肺炎病徵,醫管局已通知供應商提高存藥量,並已獲得衛生署協助放寬程序,讓醫生可更快速處方給有需要病人,局方亦已聯絡其他供應商,相信供應沒有問題。

衛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長楊永強則解釋,抗生素雖然不能治療非典型肺炎,但不代表沒有治療方法:「特效藥加上治療過濾性病毒的藥物,部分人接受治療後效果滿意。」

他又表示,會繼續研究今次侵襲醫護人員的是否一種新病毒,又或是現有的病毒發生變種,亦有可能是普通病毒而出現的模式有改變,最可能是過濾性病毒。

港大微生物學系助理教授黃世賢指出,除流感等少數病毒感染可用抗生素治療外,大部分病毒感染均無藥可治,只可作支持性治療,最終仍要靠病人用自身的抵抗力打敗病毒。不過,他指支持性藥物一般都可控制或減輕病情。

黃醫生認為,依目前情況當局未能找出確實病源,使用抗生素和流感藥,盡量對付可消滅的病毒,做法是正確的,今後惟有希望盡快找出源頭對症下藥。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