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積極增加石油儲備 應對中東危機

《華爾街日報》中文網報導:

  中國經濟目前對外部風險的反應更為敏感,因此中國正積極增加石油儲備,並尋找新的石油來源,以防止伊拉克戰爭一旦爆發造成的石油供應中斷局面。

  同其他地區的消費者一樣,石油和天然氣價格上漲令中國消費者感到擔憂,而戰爭對全球經濟及繁榮發展中的中國經濟可能造成的嚴重打擊也令他們焦慮不安。

  據中國官方媒體新華社(Xinhua News Agency)週日報導,雖然有關石油的話題沒有被列為目前正在舉行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正式議題,但上週油價飆升至每桶近40美元的水平後,當地石油行業的代表表達了他們的憂慮。

  中國目前已不再是一個淨出口國,其進口原油的大約60%來自中東地區。中國的業內人士擔心,一旦戰爭的波及面較廣或持續的時間較長,中東的原油供應將出現中斷。

  據新華社報導,政府石油勘探顧問An Qiyuan稱,如果石油供應安全出現問題,將阻礙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

  他說,如果沒有足夠的能源,現代化將成為一句空話。

  到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中國在能源方面實現了石油和煤炭自給自足。但現在該國三分之一的石油消費靠進口支撐。根據中國政府海關公布的數據,去年中國進口原油6,940萬噸,較上年增加15.2%。

  中國政府媒體援引當地業內人士的話報導稱,北京方面已經對可能發生的各種情況作出設想,包括大規模的武裝衝突,也包括美國及其盟軍通過推翻伊拉克領導人薩達姆.海珊(Saddam Hussein)而迅速結束戰鬥的短暫軍事行動。

  據新華社報導,伊拉克停止石油出口對中國的影響將微乎其微,因為中國從伊拉克進口的石油只佔其石油進口總量的1%,約為70萬噸。

  但戰爭範圍一旦擴大,將有可能切斷該地區其他石油供應,類似的擔憂加大了中國設置戰略石油儲備的緊迫性。

  根據中國官方報紙《人民日報》最近的一篇報導,中國已經劃撥出人民幣140億元(17億美元),用於石油儲備的一期建設。

  中國官方報導稱,中國的目標是建立一個相當於90天石油進口量的石油儲備。

  此外,也有業內人士提議政府允許石油期貨交易,使企業能夠對沖油價波動的風險。

  《人民日報》最近援引國土資源部油氣資源戰略研究中心副主任張大偉的話報導稱,與此同時,中國還增加了從俄羅斯和東南亞國家等局勢相對穩定的石油生產國的進口量,以平衡其對中東石油的過度依賴。

  中國的石油和天然氣公司大多數為國有企業,為實行石油進口多元化的策略,這些公司一直積極投資海外油田。

  近海油氣生產商中海石油(CNOOC Ltd.)上週五宣布,該公司以6.15億美元購得裡海地區卡沙干油田8.33%的權益。預計這一油田可供開採的儲量最多達130億桶油當量,是過去30年世界上最大的油氣勘探發現之一。

  2002年1月,中海石油通過收購國際石油生產商瑞普索公司(Repsol-YPF)的9家子公司,成為印度尼西亞最大的海外石油生產商。瑞普索的這些子公司在印尼5個油氣項目擁有權益。

  國土資源部還努力開發國內資源,現已在全國範圍內確定了10個有前景的油氣資源戰略選區,包括四川松潘-阿壩地區和西藏羌塘盆地等。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