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家寶「第一把火」將燒向基層公務員

中國時報3月10日報導,中共國務院副總理溫家寶日前指出,中共的機構改革未臻全功,「吃皇糧」人員增長失控,令國家及地方財政不勝負荷。新政府上臺後將繼續進行機構改革,首先是削減基層公務員。

溫家寶日前出席湖北代表團分組會議,當湖北省長羅清泉談到稅費改革後農民負擔居高不下,「農民的生活還很苦,鄉級財政很困難」時,溫家寶當即表示:進一步減輕糧食主產區和種田農民的負擔,是農村稅費改革的一個基本政策取向,中央和各級的轉移支付,要進一步向主產區傾斜。

溫家寶指出,「鄉級財政困難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鄉級財政供養的人太多,『食之者眾,生之者寡』,人總是要吃飯的,不把鄉級財政供養的人數減下來,一時降下來的農民負擔遲早會反彈上去。」

溫家寶引用「黃宗羲定律」來說明改革的艱難:歷史上稅費改革進行過不止一次。像唐朝的「兩稅法」、明朝的「一條鞭法」、清代的「攤丁入畝」等等。每次稅費改革,農民負擔在下降一段時間後,又上漲到一個比改革前更高的水平,走向了原先改革目的的反面。明清時期的思想家黃宗羲稱之為「積累莫返之害」。

報導說,溫家寶正面對同樣的困境。雖然朱鎔基政府聲稱三年內裁減了百分之五十的公務員,但由於地方精簡工作未落實,從行政機關裁減出來的人員又以各種名目「分流」進事業單位,令財政供養人員急增至四千五百萬之巨,全國平均二十八個人供養一個「吃皇糧的」。根據資料,中國歷史上需要財政供養人數與普通百姓之比,兩漢時期是一比九百四十五,唐朝為一比五百,中共建國之初是一比六百,一九七八年約為一比五十。

由於財政供養人員增長失控,每年八成新增財政收入被「人頭費」吃掉了,變成「吃飯財政」。每年從農民身上抽取的稅費,九成用來供養鄉級公務員,中央得到的僅一成。

溫家寶向代表們作出承諾,要徹底為人民群眾謀利益。一定能夠把鄉鎮機構精簡下來,一定能夠把過多供養的人減下來,一定能夠走出「黃宗羲定律」的怪圈。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