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學生在哥倫比亞號失事前收到太空實驗報告

北京景山中學學生趙辰告訴記者,他在北京時間1月30日還接到了由美國宇航中心轉發給他們的一份由印度裔女宇航員卡爾帕納.查烏拉在當天向地面發回的有關他們試驗項目情況的電子郵件。報告稱,「現在有很多絲在試驗箱的右側出現,這些蠶很有活力,目前它們正在進食,在繭裡面沒有發現活動的成蟲。」

卡爾帕納.查烏拉是一名印度裔的女宇航員,在此次太空飛行過程中,負責中國學生趙辰所作的「家蠶在太空中吐絲與結繭」試驗的觀察與報告。趙辰說,他們的項目試驗情況是由飛船上的宇航員將試驗信息傳送到美國宇航中心,再由宇航中心通過電子郵件的形式向各個試驗小組發送。

據瞭解,「家蠶在太空中吐絲與結繭」這個項目主要是考察蠶在太空微重力狀態下生命循環的過程,通過將處於不同時期的蠶混養,實現蠶一個世代的模擬,並觀察它們的這個生命週期到底與在地球上有什麼不同。

趙辰告訴記者,為了和太空中的蠶進行對比,他們在太空實驗的同時也進行了地面實驗,以便在太空蠶返回地面後進行對比,這種對比是把蠶在太空中作的繭和他們在同一條件下飼養的對比組蠶所作的繭進行對比,看是否在大小、蠶絲的韌性和色澤上優於對比組。如果在太空中生長的蠶,結繭更大,成色更好,也許會構成一種新的蠶種。

昨天早晨,趙辰就收到了此次國際學生參與太空試驗計畫項目的負責人金伯利.坎貝爾先生發來的電子郵件。金伯利先生曾在趙辰的試驗過程中給予趙辰小組許多支持。在飛船運行期間,還不斷向他們通報項目在太空中的試驗情況。

金伯利先生在來信中說道,「我多麼希望實驗能以更好的方式結束,讓你看到最後的結果。你為實驗所做的一切非常出色。很遺憾你沒能目睹太空梭發射時的壯麗景象。下週我會再發給你一份『學生參與太空實驗計畫』的報告,這份報告更多地談到機組成員,會很難寫。」

北京青年報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