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家寶和胡錦濤在政治上人事上沒有什麼淵源,雖然他們都曾經在甘肅省工作過,但並不是一個系統、一個地區──胡錦濤是搞水利的,溫家寶是搞地質的;胡錦濤是在甘肅劉家峽地區,溫家寶是在甘肅到處跑,可謂居無定所;他們兩人都不過是風塵俗史,並無在較高層次的領導場所中有結識交往的機會。不過「人不親土親」,溫、胡都對甘肅省有一份感情,那是他們在政治上共同發跡的地方,也許他們雙方都會對對方有一份淡淡的來自同一塊土地的親情吧。然而這份親情在政治上是幾乎無用的。
溫家寶在政治上的大恩人是原地質部部長孫大光。當年孫大光對溫家寶大為賞識,破格提拔,很有點像鄧小平賞識提拔朱鎔基,都是因為在初次見面匯報工作時表現出色給「首長」留下深刻印象而平步青雲的。八十年代初,孫大光到甘肅視察工作,當地的地質局局長和書記都不太熟悉業務,推出溫家寶匯報情況,溫家寶思路清晰,口才了得,如數家珍,孫大光大為滿意,稱讚溫家寶是「甘肅省的活地圖」。當時中共正在大力培養「第三梯隊」,孫大光極力推薦溫家寶,想破格提拔他擔任地質部副部長,然而此等「火箭式」上升阻力太大,只能退而求其次,調溫家寶回北京,擔任地質部黨組成員兼政策研究室主任,成為正局級高幹,這之前溫家寶是甘肅地質局副局長。
有了孫大光的極力推薦和正局級、部黨組成員的台階,沒過多久,在中央要求國務院各部委都要選拔一名四十歲左右的副部長的硬性規定下,溫家寶順理成章地再上層樓,成為地質部的副部長,分管該部辦公廳工作。
溫家寶在政治上的第二個貴人是王兆國。一次中共要召開中央工作會議,時任中央辦公廳主任王兆國忙不過來,從下面選來具有辦公廳工作經驗的溫家寶參加中央工作會議籌備組的工作,王兆國任籌備組組長。工作期間溫家寶表現出過人的才華和組織協調能力,成為王兆國的得力助手。會議結束後,溫家寶上調中央辦公廳,任副主任,從此開始了在中共高層工作的政治生涯。當時的中共總書記是胡耀邦。一九八六年六月,溫家寶晉升為中辦主任,可見他深得胡耀邦的信任和器重。
胡耀邦可以說是他在政治上的第三個貴人。從王兆國到胡耀邦,可以說溫家寶在政治上的攀升與中共團派頗有淵源,同胡錦濤的政治背景有所吻合。除了「土」親之外,他們是不是也有幾分「胡」親和「團」親呢?
一九八六年年底胡耀邦因學潮問題下臺。趙紫陽擔任中共總書記期間,溫家寶中辦主任的地位不變。一九八七年十月中共召開十三大,溫家寶被選為中共中央書記處候補書記,進入中央領導人行列。一九八九年趙紫陽因「六四」事件而下臺,他在天安門看望絕食學生最後一次露面,由時任中辦主任的溫家寶陪同。對此舉政壇上向來有兩種解讀:一是到最後關頭,溫家寶依然在默默無言的支持趙紫陽,不顧巨大的政治風險,同情絕食的學生,二是溫家寶和趙紫陽一起去天安門是奉鄧、李、楊之命,監管趙紫陽,防他做出越軌行動。
哪一種解讀更接近事實,至今仍是個謎。然而非常清楚的是,溫家寶並未受到趙紫陽下臺的牽連,當江澤民入主中南海,帶曾慶紅進京出任中辦副主任之時,溫家寶中辦主任的職務一直干到一九九三年年初。一九八九到九三長達四年的時間,溫家寶位掌中樞而能同江澤民的第一紅人和平相處,不僅說明他在為官之道上有過人之處,而且和江、曾的關係也「磨合」得相當不錯。當然這並不說明江、曾已視溫家寶為親信。
離開中辦後,溫家寶有十個月的時間似乎無所事事,處於「待業」狀況。十個月後他投入朱鎔基門下,在老朱任組長的中央農業領導小組中任副組長。這是一個很奇怪的安排,溫家寶從來沒搞過農業,更沒有在「農業口」任過職,這樣的安排給人的感覺是溫家寶似乎無事可幹、無地方可去,被隨便「塞」在朱鎔基的門下,能幹什麼幹什麼,能幹多少干多少,無所謂。因為誰都知道,中央農業領導小組屬於非常設權構,並無實權;副組長也非實缺,他的手下無兵無將,沒有權力機構,可以說是一個閑職,也是一個虛職。與中辦主任的位高權重相比相差甚遠。然而正是這份閑職,使溫家寶與朱鎔基結緣,開啟了他日後出任總理的「玄機」。
朱鎔基受恩於鄧小平,他是全力支持胡錦濤成為中共第四代領導核心的,在經過各方面的觀察考驗後,他非常欣賞溫家寶,並極力培養溫成為總理的接班人。在溫家寶出任副總理期間,他的資歷雖然最淺,排名最後,但他在國務院中分工最多,任務最吃重、最重要。例如關於金融體制改革、糧食流通體制改革、城市住房制度改革這些複雜而棘手的難題都是由他挂帥,負責解決。一九九八年長江和東北發生特大洪水災害,溫家寶擔任抗洪總指揮,五次親赴長江抗洪第一線,指揮抗洪。在這些艱苦繁重棘手的工作中,溫家寶不僅表現了出色的才幹,而且展現出悉力從公的精神,贏得了各方面的好評和敬重。朱鎔基刻意培養溫家寶接任總理的一片苦心沒有白費。
不過,江澤民和李鵬則是另有算盤的。在中共十六大召開之前,多次傳出消息,吳邦國、黃菊、賈慶林甚至李長春都是總理的繼任人選,有一個時期還冒出了曾慶紅要當總理的消息。與此同時,還有消息說,溫家寶犯了錯誤,已經向中央請辭國務院副總理的工作。所有這些消息和傳聞都說明瞭一個問題,溫家寶出任下屆總理在中共最高層遇到重大阻力,他絕不是江澤民的如意人選。只不過由於不能一手遮天,江澤民要力推曾慶紅進入權力核心,在十六大之後垂槍聽政,要將多位馬仔塞進政治局和政治局常委會,就不能不在總理繼任人問題上作出妥協。何況溫家寶像胡錦濤一樣,沒有犯錯的把柄被人捉住,江澤民的馬仔裡也沒有像樣的人選能挑起當總理的大梁,於是,下屆總理只好眼巴巴地看著朱鎔基傳給溫家寶,就像他很不甘心很不情願又無可奈何地看著胡錦濤當上中共中央總書記一樣。
當然,江澤民一定要在無可奈何之中盡布棋子、佔盡利益。就像在政治局常委會和中央書記處安插大旦裡黨羽架空胡錦濤一樣,也一定要在國務院最高層安插自己的親信架空溫家寶。現在已有傳言,今年三月召開的人大會議上或是黃菊或是李長春出任國務院常務副總埋,江澤民另一名老部下曾培炎將出任副總理,江澤民的江蘇老鄉、親信唐家漩將出任國務委員。很明顯江澤民處心積慮地要令溫家寶成為一個弱勢總理。江澤民不僅要親自領導軍隊,要通過曾慶紅主導黨務,而且要安插諸多重要親信掌控政務、經濟和外交。
溫家寶是絕頂聰明、老於政事的「三朝元老」,對於十六大之後的高層權力格局,對江澤民貪權戀棧的用心以及自已接替老朱出任總理之後的處境,當然會有清醒的評估和掂量。他知道總書記胡錦濤目前是個「虛君」,知道自己這個「禮絕百僚」的宰相也要處處受制於人,知道江澤民這個老皇帝還要時時事事干預朝政,知道江澤民刻立息栽培的「星儲」曾慶紅已經大權在握且志在廢胡室立,知道江、曾在中共最高層佔有極大的優勢。當然他還知道,江澤民貪權戀棧、以槍姦黨,曾慶紅結黨營私、野心勃勃,很不得人心。朝野上下今後會很不安寧。他的總理之位夾在各方勢力明爭暗鬥之中,可謂如履薄冰、如臨深淵。十六大之後,溫家寶雖然位極人臣,但也進入從政以來日子最不好過的時期。
目前,溫家寶很可能成為各派拉攏的對象。對胡錦濤而言,溫家寶在政治局常委會內是最沒有江記色彩的人物,而且溫也沒有爭當總書記的野心和可能,對中自己在政治上和權力上的威脅很小;溫家寶從政的背景經歷得益於胡耀邦和趙紫陽「時代」──這和自己的情況差不多,性格上兩人也很相近;他們在政治上都受過江澤民的排擠和不信任,他們的權力也被江澤民安排的人馬削弱甚至架空,而且有被最後取代之虞。因此胡錦濤爭取溫家寶維護共同利益的基礎相當堅實。
對江澤民、曾慶紅而言,溫家寶雖然不是自己屬意的總理人選,但目前來看也不是完全不可接受的人物。八九年「六四」事件後,江澤民帶曾慶紅進京出任中央辦公廳副主任,和時任中辦主任的溫家寶相處了將近四年,期間未聽聞溫、曾兩人之間有什麼重大矛盾。這說明他們之間有一套讓對方過得去的相處之道。這種相處之道大致延續到今天。何況以曾慶紅的謀略一定清楚,若以取代胡錦濤為戰略目標,就應該穩住和拉攏溫家寶方為上策,在政治鬥爭中「各個擊破」始終優於「四面出擊」。因此以現階段而論,江澤民、曾慶紅對溫家寶的策略應該是在削弱架空其權力的同時穩住他和拉攏他。
毫無疑問,在相當一段時間內,溫家寶都將是一位弱勢總理,在這方面他和總書記胡錦濤是同病相伶的。但他們都不敢輕舉妄動,公然結成政治上的同盟。他們要等待時機:第一要看江澤民的軍委主席能當多久,第二要看對手陣營是否出現分化;第三要看曾慶紅是否出錯以及他在黨內的作為和形象朝哪個方面發展,第四要看形勢是否把他們推到「置於死地而後生」的地步。
不過,從以往表現來看,胡、溫兩人都不是黨內權力鬥爭中的智足多謀、驍勇善戰、心狠手辣者。他們共同的特點是人緣不錯、行事低調、言行謹慎、寬厚謙和、少犯錯誤。他們是那種等著被別人提拔的人,不是自己能爭取權力和開創局面的人。這樣的性格和行為方式,人們難免會懷疑就算有一天機會到來,他們有沒有決心、意志和能力把握機會突圍而出、戰勝對手。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 關鍵字搜索:
- 胡溫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