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出口高成長背後難掩千億壞賬

中國海關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截止到去年11月份,中國出口累計完成2936.9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1.6%。但在龐大的出口規模背後,卻存在嚴重的壞賬率。

香港商報28日引述一位業內人士稱,中國從事進出口業務的公司壞賬率至少在5%以上,以這樣龐大的出口規模測算,中國去年至少有150億美元左右的海外拖欠款沒有收回。另有專家估計,2001年中國企業海外應收款達到1000億元人民幣。

中國誠信信用管理有限公司商賬部負責人關海峽認為,很多中國內地公司沒有認識到海外拖欠款的風險和成本,隨著時間的拖延,拖欠款追討起來會越發困難。研究人士指出,國際貿易拖欠案發案地區已經由以前集中在中國沿海大城市及經濟特區,轉向內地省份,轉向地市級下面的公司,轉向缺乏外貿經驗的地區和公司。

更值得重視的是,按照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承諾,3年後,境內所有企業都將自動擁有進出口權,即進出口權完全放開,這意味著有可能出現更大規模的海外拖欠款。一些中國內地企業缺乏有經驗的專業從事進出口貿易人□,開展這方面的業務蘊含的風險相當大。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李權教授認為,一些企業為了促銷,選擇的結算方式對收款不利,經過調查,一半左右的企業在外貿活動中使用匯付、托收等方式。

企業內部管理上的問題是造成拖欠款的重要原因。東方國際保理中心商賬部的桑小姐認為,一些公司在海外授信比較盲目,多以賒銷方式進行交易,對客戶情況不瞭解,而且數額還比較大,問題出在國內公司的內部管理上。

在進出口貿易中,跑馬圈地式的經營方式尤其值得警醒。一些地方或企業過分強調國際市場開拓,而忽略了國際市場的複雜性和對風險的防範,過分強調開拓面和追求成交額,放棄了對國際拖欠的管理。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