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上海找廁所,買「廁所地圖」

解放日報 首張為司機度身定制的「廁所地圖」近日成了書報亭裡的搶手貨。不過,類似的提供特殊服務的地圖,在上海仍屈指可數。作為一種方便市民出行的商品,地圖市場亟需細分。

  記者沿地鐵一號線走了一遭,發現沿線書報亭出售的地圖雖有七八種之多,但主題只有一個---交通旅遊。其實,地圖的經緯線裡還有很多文章可做。如果能標出每個地區的分貝值高低,這樣的「噪音地圖」無疑是市民購房置業的好參謀,也能為城市的交通發展提 供重要依據;如果大街小巷的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都與地圖上的坐標一一對應,這樣的「金融地圖」肯定能為投資者指點迷津……別小看這一張張地圖,方寸之間體現著城市的文明水平。「廁所地圖」就是「以人為本」的城市精神的極好體現,但這樣的人文關懷,反映在地圖上的還太少。為何「盲人地圖」不見蹤影?除了英文之外,法文、德文、西班牙文乃至阿拉伯文版的地圖,豈不是能讓更多的外國遊客賓至如歸?地圖的種類劃分應當細些,再細些,「廁所地圖」這樣的特色地圖應當多些,再多些。

  再者,地圖還要物盡其用。《上海醫療衛生機構分布圖》早在2001年就已面世,但在報亭書店卻難覓其「芳蹤」。其實,像這種針對性極強的專業服務地圖,完全可以突破慣例,到醫院、藥房去設點代銷,使它的效用最大化。上海的大部分區縣都有自己的招商地圖,但除了浦東新區的地圖可以方便買到外,其它城區的地圖都只能在專業書店中才能找到。現在住到外環線以外的市民越來越多,可市面上的交通地圖,外環線以外地區十分簡單,不但絕大多數的道路沒標出,而且公共交通線路也不全---市民若要探親訪友,乘公交找不到線路,開私家車摸不著北。據悉,目前上海地圖已大致做到每月一個版,年銷售量超過500萬張(冊),可見地圖是受歡迎的商品。專家認為,如果有關部門在地理數據信息提供等環節上給予一定的扶持,出版部門通過市場調研不斷推出新品種,地圖市場的魅力會更大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