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茉莉:中共為什麼創造全球最高死刑記錄?

 2002-12-03 18:45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據大紀元12月3日訊 「世界反對死刑日」最近開幕,中國政府再一次在國際人權運動中成眾失矢之的。

儘管早已簽署了《公民權利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但中國政府似乎不打算遵守該公約中限制死刑的條款。根據國際大赦組織公布的數位,從一九九0年到二000年底,中國有兩萬九千五百多人被判處死刑,比全世界所有國家加起來的數位還要多,因此當仁不讓地名列「世界第一」。對於國際社會的人道呼籲,中國政府置之不理,仍然不遺餘力地維持它的全球最高的死刑記錄。

爲什麼死刑會成為如此重大的一個問題,甚至成為世界各國之間的外交對話題目?簡言之,這是半個世紀以來國際人權運動發展的必然結果。今天,「死刑是對犯罪人的基本人權中生命權的侵犯」,在許多民主國家已經成為一個基本共識。在這一理念背後,有許多人文主義的、倫理的、法律的理論基礎。

一般認為,反對死刑的理念主要是一種西方觀念,它來自初期基督教傳統,因為死刑違背了《聖經》愛鄰人的誡命。其實,東方佛教「不殺生」的戒律,也是反對死刑的。因此,在亞洲一些暫時不能廢除死刑的地區,限制死刑也成了一個普遍的趨勢。例如,香港在1996年之後再也沒有執行過死刑,臺灣政府最近也發表了人權政策白皮書,規劃逐步廢除死刑。

只有中國政府頑固如舊,其原因在哪裡?中國政府發言人振振有詞地說,對待當前嚴重的暴力犯罪,應該體現法制的威嚴,「不殺不足以平民憤」等等。其實,當今中國社會的犯罪問題原因極其複雜,一味依賴嚴刑峻法,並未達到防止犯罪的效果。之所以廣受批評仍然不改,中國政府的真正目的,是利用死刑制度做武器,鼓勵公開的暴力,大量剝奪人民的生命權,來緩和國內的尖銳矛盾,並顯示專制政權的凜凜威風。正如國際特赦組織所譴責的:「顯示對人權的極大蔑視。」

一些西方學者認為,死刑的適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政府當局所承受的各種壓力,也可以實現公眾注意力之轉移。實際上,當一個政府需要使用大量的死刑時,這表明,這個社會陷入了不可解決的自我矛盾之中,分裂為不可調和的對立面,而且無能解決這些對立的問題,於是,「國家」只有動用戰爭手段來解決。錢鐘書等中國學者早就認為:「刑罰」之施於天下,就是戰爭。

在多重尖銳複雜的社會矛盾面前,中國政府既對付不了高失業率,也不去認真去建立行之無效的社會安全制度,只是一味以殺人來威懾天下,以炫耀其君主的權力。西方刑法學家貝卡利亞說:「死刑並不是一種權力,而是一場國家同一個公民的戰爭,因為,它認為消滅這個公民是必要的和有益的。---體現公共意志的法律憎惡並懲罰謀殺行為,而自己卻在做這種事情:它阻止公民去做殺人犯,卻安排一個公共的殺人犯。」

就在中國政府繼續充當這種「公共的殺人犯」、把死刑當做重要的統治手段時,中國民間有關廢除死刑的討論卻在熱烈地進行。今年三月,一位化名「青石」的留美中國學生,在中文網際網路上推出第一個死刑網站---《中國死刑觀察》,其中刊登了不少中外法律專家有關死刑的研究,併發表民間人士的觀點和調查結果。他們的工作,體現了當代中國知識份子的人文關懷。

儘管我們無法猜測,這些專家和民間人士的努力,會在近期內對冷酷的中國死刑制度發生什麼影響,但從長期看,他們無疑會帶動社會各界關注人的生命權利,為限制中國死刑打下民間輿論基礎。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