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沖毀三星堆古城 各路專家會診破解千古之謎

三星堆古城當初為何突然消亡?昨(23)日,四川省組織冶金、地理、建築、醫學等領域專家聯合會診,終於破解了這一千古之謎,答案是三星堆古城毀於馬牧河改道。包括三星堆遺址在內的成都平原古城群均興建於距今三四千年前。成都理工大學教授劉興詩從當時的氣候環境著手研究發現,當時的氣候處於全球性突變氣候期,以持續性乾燥、伴以突發性洪水為主要特徵。成都平原古城群處在青藏高原與四川盆地兩大地貌單元接合部,多條河流出山生成多合沖積扇平原,平原上的河流具有易徙的天然性質。


從發掘資料看出,當時三星堆古城內有居住區、耕作區和墓葬區。當洪水衝破古城時,先民們無力恢復舊河道,不得不另筑新城。三星堆古城因洪水而筑,又因洪水破城而廢。在對成都古城群的考察中,劉教授在新津龍馬古城發現洪水痕跡,在溫江魚鳧古城發現穿城而過的古河床,郫縣三道堰古城亦有洪水破城的痕跡。而三星堆古城也有穿城流過的馬牧河。劉教授說,由於受洪水威脅,史前時期成都平原演繹的是一部流動的筑城史。這就合理解釋了為何史前成都平原古城密集分布,而一些古城歷史卻突然中斷。

四川新聞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