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歐洲電臺記者申請中國旅遊簽證被拒

北京即將舉辦2008年奧運會,中國為此大力發展旅遊業,希望更多的外國人訪問中國,但是,並不是所有外國人都有機會去中國旅遊。一位在自由歐洲電臺工作的記者就沒有得到去中國旅遊的簽證。

據自由亞洲電臺19日報導,帕特里克.穆爾先生是美國政府在歐洲設立的自由歐洲電臺記者,現主要從事與巴爾幹半島國家有關的新聞分析。穆爾先生從今年年初就開始籌劃於今年10月到11月期間,到北京、三峽、上海和蘇州等地旅遊兩個星期。他最近先後兩次去中國駐捷克首都布拉格的大使館申請去中國的旅遊簽證,但都沒有成功。穆爾先生告訴自由亞洲電臺記者,他如實在簽證申請表上填寫了自己的職業是"新聞記者",這使他申請中國旅遊簽證失敗: "我是完全按照中國大使館的規定申請旅遊簽證的,問題是他們不相信我。我說我要去中國旅遊,但是他們卻認為,我是以此作為藉口,要到中國去從事新聞記者的工作。"

穆爾先生提到,中國駐布拉格使館的人員告訴他,拒絕發給他簽證的決定是由使館的領事做出的。沒有簽證,穆爾先生被迫付出250美金,跟旅行團取消事先預定好的旅遊計畫。那麼,為什麼中國駐外使館官員對"新聞記者"這一職業如此敏感?穆爾先生分析說: "我想,中國政府在十六大召開之前感到緊張,他們不給我簽證也許和這有關。"

穆爾先生對中國文化有濃厚的興趣,是中國古典音樂、書籍和郵票的收集者。他曾經在80年代為自由歐洲電臺報導中國事務,他本人也是美國幾個跟中國文化有關的民間組織的成員。穆爾先生對於夢想中的中國之旅成為幻影深表遺憾: "我感覺好像自己的肚子被人踢了一腳。我今年51歲了,從小時候起,我就對中國和中國文化感興趣。這本來是我可以看三峽和三國古戰場的最後機會,但是我沒有簽證。"

穆爾先生的工作單位自由歐洲電臺針對東歐、中亞和中東地區廣播,促進民主是其主要宗旨。美國中文電子雜誌《中國事務》主編伍凡先生對穆爾先生的遭遇不感到奇怪。伍凡先生分析說,對於外國記者,中國政府一向有兩種態度。

為向中國駐布拉格大使館詢問穆爾先生申請旅遊簽證事宜,記者星期二撥打該使館網頁上提供的使館的電話號碼,電話無人接聽。穆爾先生提到,他不會向中國駐布拉格使館提出抗議,以免浪費時間,他可能以後會在其它地點再次申請去中國旅遊的簽證。穆爾先生表示,希望中國將來允許所有要到中國旅遊的人到中國去。穆爾先生並計畫到臺灣去探索中國文化。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