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特寫:走訪中國河南南街村

在八十年代中期,當中國全國上下都在已故中共元老鄧小平的號召下推行市場經濟改革之際,位於中國河南省的南街村卻反其道而行,大力提倡農業和工業生產集體化。

而十多年後的今天,南街村仍然堅持毛澤東時代推崇的平均主義。也正因為它固執地堅持過去的那套價值觀,也因而引來了從各地慕名而來的參觀者。

在南街村的紀念品商店裡,也在播放著卡拉OK錄像帶,不過播放的並不是什麼情愛歌曲,而是歌頌毛澤東的革命歌曲。

毛澤東無處不在

事實上,毛澤東在南街村可以說是無處不在。

在南街村的主要廣場上,參觀者們聚集在一座白色巨大的毛澤東塑像,而兩旁則豎立著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和斯大林的畫像。

毛澤東在南街村仍倍受推崇

由當地村民組成的儀仗隊則守衛著塑像,而且每到正點的時候還有換崗儀式。

作為參觀者,你很快就會發現這裡不光是保持這些革命傳統陣麼簡單。

免費商品供應

再往前走,你就會看見一批村民正在排隊領取配額定量的雞蛋。他們不需要付錢來買,而只要出示用來記載食品分配記錄的紅色小本即可。

一位村民表示,他們也是以同樣方法獲取肉類,食油,鴨蛋和其它商品供應的。

除此之外,南街村的村民所住的一排排整齊乾淨的住房以及醫療服務等也是免費提供的。

怪不得有這麼多參觀者來到南街村實地參觀了。

一位來自毛澤東故鄉湖南省的參觀者說,毛主席提出的"為人民服務"的口號在這裡不光是一個口號,而是真正得到實踐。

這一切看起來好得有點讓人難以相信。在某種程度上,也的確如此。

外地勞工支持

南街村內有多家工廠和麵粉廠,使它看起來更像是一個小工業城。而工業也成為了當地集體經濟的核心部分。

不過,這裡大部分工作都是由外地勞工干的。而外地勞工人數高達9000人,超過了村民人數的3000人。

而這些外地勞工則難以享受當地村民的同等福利待遇。

南街村村委王書記承認,這些外地勞工的待遇沒有村民們好,但他強調說,他們都願意到南街村來打工,而通過提供就業機會,南街村為國家和人民做出了貢獻。

雖然得到這些廉價勞工的幫助,南街村近來也開始遇到困難,因為其生產的主要產品例如方便麵和牛肉都面臨激烈的市場競爭。

背道而馳?

但是,南街村的王書記則堅持說,這裡一切都愉快和健康。

他還反駁那些認為南街村的做法與鄧小平的市場經濟改革背道而馳的言論,

他說,當然有些人支持南街村的做法,也有人反對,這都是正常的。而那些反對者也在幫助他們提出一個問題,那就是那種方法對我們的發展有利。

明顯的,南街村的經驗已影響到周圍地區。一些村莊也開始採用南街村的模式。

在今天大力發展私營經濟的中國,以過去毛澤東時代的集體社會主義思想為依據的南街村,看來仍然會有一定的吸引力。

本文留言

作者BBC駐中國記者/馬慶龍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