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泄密觸目驚心 重要場合已亮「禁用」牌

《環球時報》報導:手機日益普及,但信息安全越來越引人關注。它會不會成為「貼身間諜」、「泄密工具」?據悉,目前世界上一些國家的情報部門、軍方和重要政府部門,已禁止在辦公場所使用手機。

  手機關了也會泄密

  移動通信的原理,就是使用手機把語言信號傳輸到移動通信網路中,再由網路將語言信號變成電磁頻譜,通過衛星輻射漫遊傳送到受話人的電信網路中,受話人的通信設備接收到無線電磁波,轉換成語言信號。因此,手機通信是一個開放的電子通信系統,只要有相應的接收設備,就能截獲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任何人的通話信息。

  大量事實證明,手機即使在待機狀態下也不安全。因為在不使用的待機狀態,手機也要與通信網路保持不間斷的信號交換。在這些過程中產生電磁頻譜,人們很容易利用偵察監視技術識別和跟蹤,並且能對目標進行定位,從中獲得有價值的情報。

  目前我國市面的手機晶元基本都是進口產品。有關專家介紹,一些手機具有隱蔽通話功能,可以在不響鈴、也沒有任何顯示的情況下,由待機狀態轉為通話狀態,將周圍的聲音發射出去。一些情報專家說過,即使機主不使用手機,但如果保持待機狀態,有心人一樣可以通過簡單的電信暗碼,遙控打開手機的話筒,竊聽話筒有效範圍內的任何談話。

  把手機關了怎麼樣?同樣可能泄密!一種情況是,即使機主關閉了手機,持有特殊儀器的專家仍可遙控打開手機的話筒,換言之,機主只要將手機放在身邊,就毫無保密可言。另一種情況是,在手機製造過程中,手機晶元就被植入了接收和發送功能。

  專家並非「危言聳聽」指出,唯一保密的辦法就是在必要時將手機的電池取出,徹底切斷手機的電源,或者將手機放在遠離談話場所的地方,以免遭竊聽。

  逾九成通話「隔牆有耳」

  目前,許多發達國家的情報部門、軍方和重要政府部門,都禁止在辦公場所使用手機,即使是關閉的手機也不允許帶入。當今美國等已建立起覆蓋全球的電子監聽網路系統。最著名的是美國國家安全局的「梯隊系統」,該系統動用了120顆衛星,在全球設置了幾十個大型地面接收站,其強大功能令人吃驚。全世界95%的通信信息都要經過這一系統「過濾」,包括電話、文傳、電郵等都會被它截獲。可以說,人們每一次使用手機,都要經過它的「過濾」。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