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在買京城的「超豪宅」

據業內人士粗略估算,未來1∼2年內,北京的超豪宅(每幢價格在500萬元以上的別墅)供應量在5000∼7000套左右,總價值不下300億元。300個億意味著什麼?和市場總量比起來,這些超豪宅所佔有的資金比例明顯偏高,若再加上屬於同一價位的公寓等其他種類的超豪宅、價位在上千萬的頂級豪宅和價位在200萬∼500萬元之間的豪宅產品,豪宅總金額約略可以佔到北京住宅總投資金額的一半。

僅北京地區,除了橘郡二期豪宅,「水印長灘」、玫瑰園三期北美區別墅、京東的國際使館村等老盤的存量繼續銷售外,機場路附近的萊蒙湖別墅、香山板塊領跑者香山藝別墅等也陸續上市。

今年秋天以來,每幢價格在500萬元以上的別墅開始放量供應,先是位於北京潮白河別墅帶的新盤「楓橋別墅」登場,接著是緊鄰機場的麗高別墅揭開蓋頭,京郊密雲潮河與白河交匯地帶的「亞瀾灣」也悄然探路。誰在買京城的「超豪宅」?

北京玫瑰園反映,其三期業主中,企業主(多為公司總裁、公司股東、私營企業主等)佔75%,自由職業者(畫家、藝術家、傑出的運動員)佔25%,來自各個行業。

麗高王府別墅的客戶群體以商界人士、CEO級客戶為主,自住及投資比例各半,已預訂房子的客戶包括來自國內外的房地產開發商老總、香港上市公司主席、大企業董事、外籍高級行政人員、專業投資者等。

橘郡二期水印長灘的買家集中在兩塊,一是金融、證券界人士;一是風險基金管理機構。這些人基本上是有過三五次置業經歷的富人。

貢院6號的客戶有個人投資者,也有機構投資者,個人的典型特徵是年齡在40歲以上、見多識廣、追求生活品位、有較高的文化水準,多是行業的領頭羊。

豪宅市場分自用及投資市場,前者以國內富裕階層為主。投資市場是租賃需求衍生市場。外國人在京工作,能承受別墅月租金5000∼8000美元。


摘自《生活時報》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