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領導層換屆 日美對中國新走向猜測不已

最近,江澤民主席訪美,當小布希總統手下的一位官員向江提問是否準備在放棄中國領導人頭銜的同時也會全面放棄權力,江的回答是「哦,是,很多人在談論這個事情。」很明顯這個模棱兩可的回答可以從幾個方向進行解釋。

美國和日本一直對中國領導人組織上的一舉一動非常在意,最近幾個月日本和美國的媒體極為敏銳地跟蹤中國即將進行的領導班子換屆。在日本和美國的許多中國學家明白中國領導層的變動可能體現而又進一步帶動代際變革。

中國將進行的所謂第三代到第四代的中央層力量轉移正在得到日本各界的廣泛關注。首先新的中國領導人呈現的面貌是年輕化。江澤民主席和朱鎔基總理都在七十多歲,而現任國家副主席胡錦濤和副總理溫家寶都是59歲。美國和日本公眾正在對這兩位可能出臺的新中國領導人產生越來越大的興趣。越來越多的美日報刊開始介紹「胡錦濤其人(Who』s Hu?)」之類的文章。在9月早些時候,日本和美國媒體都廣為報導一種謠言,說中國第三代領導人正在盡量爭取在下臺後仍然保留一定的政治影響。

在江訪美之後,目前在無論是美國還是日本,都有一個共識,認為江澤民將在換屆之後會對新政府保留強有力的影響力。10月28日的華爾街日報認為江的影響將通過其留任的同事和新提拔的中,低官員延續下去。日本的一家主要報紙《讀賣新聞》在10月22日的一篇社論中也預料江澤民將在換屆之後對新政府保留強大的影響力。

首先,胡還沒有證明他能輕鬆自如地處理中國的對外政策。胡最初是一位水力工程師,在條件艱苦,少數民族聚居的邊遠窮區有廣泛的工作經驗。他的生活閱歷磨煉了他的性格,並將他改造成改革和開放政策的強烈支持者。

華盛頓「遺產」基金會研究員約翰.特卡期克(英文名:John Tkacik)說,「胡錦濤很少處理和美國問題,但是在他政治生涯很少的幾次處理和美國相關的問題時,所發出的是反美的聲音。如果對外國的敵意在胡的領導生涯中是一個常數的話,可以預料他上臺之後對美國在日本和南韓的駐軍會有不少苛責和批評。」而日本擔心的是,如果胡對外界持敵意態度,那麼對日本首當其衝的又是歷史檢討問題。而證明「有敵意」的新任中國領導人將會影響日本對華政策向右轉。

日本外務省面對不斷增長的國內壓力,降低對華援助。不過最近北京和華盛頓之間的緩和又給日中關係帶來新的變數,很明顯10月25 日中美峰會是為中國新領導人打前鋒。但是中美的交好對日本的東亞政策造成一定的外部衝擊。很明顯中美之間的緩和將造成美日安全聯盟的貶值。日本人看了江澤民和小布希的溫暖會晤之後難免會想,如果中國與美國變得友好起來,那為什麼還需要這個聯盟呢?尤其是另一個潛在威脅──北朝鮮--最近越來越表現出新的外交開放性。

其次,雖然胡是軍委副主席,他傳統上不是一個軍事核心人物。這使外界不得不猜測胡對軍隊的情況瞭解多少,以至於可以駕馭軍隊,通過控制軍事手段達到政治宗旨。胡在1988他曾面對西藏的騷亂,實施緊急狀態法方面有一定經驗以及他未經證明的駕馭軍隊的能力會給臺灣發去一條比較複雜的信息。胡在原則上表現出對於臺灣問題的注重。他曾敦促華盛頓遵守「一個中國」政策和「三不」原則,在中國的和平統一中扮演一個「建設性的角色」。

國際系統變得越來越複雜,一國的變化經常會產生連鎖反應。所以在多國關係的平面上,中國領導層的變化很可能將改變外部國際環境,尤其影響和中國一舉一動息息相關的一些國家,比如日本,北朝鮮, 越南和菲律賓。

片桐笵之(Nori Katagiri: nkatagiri@cdi.org)

原載《華盛頓觀察》週刊,2002年第八期,2002-10-30

本文留言

作者片桐笵之(Nori Katagiri: nkatagiri@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