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報導,文章說,2001年,美國中西部到大湖地區經歷了一場由於蜜蜂大量減少而造成的災難。美國威斯康星州的農民普遍抱怨,因為可惡的冷冬,蜜蜂都凍死了,結果使得他們的農作物因授粉不充分而大量減產。科學家認為這正是第五紀冰川期的表現。
地球經歷的四個大冰期
為什麼要把地球經歷的下一個冰期叫做第五紀冰川期,第五紀冰川期的到來會給地球造成什麼影響?要想解開第五紀冰川之謎,就要先從地球經歷的四個大冰期說起。
冰川學說專家認為,全球氣候在漫長的地質年代中曾有數次冷暖變化,冰川作用隨之重複發生。氣候寒冷時,降雪量增加,發育大規模的冰川,巨大的冰蓋掩蓋地球,稱為冰期;當氣候變暖時,冰川大規模消退,叫做間冰期。
在5.7億到6.8億年前的先寒武紀裡,我們的地球經歷了第一紀冰川期。那次冰川大規模覆蓋了澳洲、歐洲、美洲和亞洲部分地區;在4.1億到4.7億年前,地球遭遇第二紀冰川期。此次冰川覆蓋了非洲、南美洲、歐洲、北美洲北部地區;地球經歷的第三紀冰川期是在2.3億到3.2億年前,冰川覆蓋面積擴大至整個南半球;著名的第四紀冰川期是從250萬年前開始並一直持續至今,我們現在就生活在第四紀冰川期裡。在第四紀冰川期之初,冰川覆蓋了整個北半球。第四紀冰川期之後的大冰期,自然就是第五紀冰川期了。
溫室效應與冰川期
目前,地球正處於第四紀大冰期的後期。最近一次冰川廣佈的情況是在1萬多年前結束的。此後,氣候總的來說在逐漸變暖,冰川逐漸消融,規模變小,現在冰川的面積只佔陸地面積的10%。觀測的結果告訴我們,阿爾卑斯山上的冰川在1876-1934年間面積減少了15%,較大的冰川縮短了1-3.5千米。喜馬拉雅山上的絨布冰川,冰舌中部近百年來減薄了約50米。但也不是直線下降,仍有時冷時熱的變化。不過,從長期來看,總的趨勢是變暖了。
說到這兒,可能有人會問,目前不是大家都在關注「溫室效應」和「全球變暖」嗎,那麼地球到底將會越來越熱,還是越來越冷呢?其實這個問題是局部與整體的關係問題,「溫室效應」與「全球變暖」是由人為因素導致的短暫氣候變化,它與地質歷史上的冷暖變化比起來是極其微小的,只是一個局部現象,對整個地球氣候變化的總趨勢產生不了影響。但是,這並不是說溫室效應無足輕重了,溫室效應的加劇會導致短期氣候異常,進而影響人們的正常生活。
冰川期生物的命運
第四紀冰川期的來臨,導致了大量生物物種的滅絕,因為在第四紀冰川期之前存在一個比較長的間冰期,那時氣候溫暖,環境適宜生物生存,可以說是一個很舒適的「太平世界」。俗話說「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生物生存在這樣的環境裡其適應性就逐漸變差,甚至退化,結果在大規模冰川來臨的時候,很多物種便走向滅絕。比如現在我們在化石中看到的長毛像,就曾經大量生活在第四紀冰川期來臨之前的間冰期。同時,在冰期裡部分物種滅絕,也會有新的物種誕生,比如地球上最高等生物--人類,就是在第四紀大冰期中誕生併進化的。
但是,正如第四紀冰川期中大量動物因不適應新環境而滅絕一樣,人類似乎也正面臨生死挑戰。最近有美國專家稱,人類進化正趨於停止。若果真如此,這對人類本身是一個非常危險的信號,停止進化就是退化的開始。如果人類不能不斷地提高自身肌體的抵抗能力,而只滿足於享受「舒適」的自然環境和高科技帶來的「免疫」能力,那麼,可以想像在下次大冰期來臨時,人類將面臨全面毀滅的嚴酷命運。
正在向第五紀邁進
第五紀冰川來臨,意味著我們的地球又要進入一個冰川廣佈的可怕的地質年代了嗎?
德國波茨坦氣候變化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斯臺芳.拉姆斯托夫通過計算模型證明,全球氣候變暖將改變海灣暖流的流向,從而導致歐洲大陸進入冰期。根據拉姆斯托夫的研究,全球氣溫升高最終可能導致歐洲出現區域性冰期。氣候學家甚至間接地證明,海灣暖流熱效應在大西洋北部海域已明顯減小,歐洲的氣候變得越來越反覆無常。
中國科學院蘭州高原大氣物理研究所的湯懋蒼等專家認為,現在地球正在從「太平世界」緩慢地向強對流型轉化,屆時強造山運動和熱能向機械能轉化的現象又會出現,一個新的大冰期很可能會降臨地球,他們還根據自己的模型推測第五紀冰期大概將在1億年後來臨。
面對眾說紛紜的研究結論,我們只能說,第五紀冰川來臨的可能性比較大。但在一個短時期內還很難確定其趨勢,這仍然需要我們進一步的深入研究。
環球時報
- 關鍵字搜索:
- 第五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