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北方最大淡水湖完全乾涸

瀰漫在低空的浮塵像是湖面蒸騰的晨霧,籠罩著視線內的景物。與之迥異的是,空氣中沒有絲毫水分,乾裂的河床張開口子,似乎在有氣無力地喊著:「渴、渴、渴!」---這是持續十幾個月乾旱的山東給人最深刻的印象

從去年冬季持續至今的大旱,是山東省有水文氣象記錄以來遭遇的最嚴重的旱情。就是在降雨最集中的6月至9月,平均降雨量也只有238毫米,只有歷年平均降雨量的1/2。
  
位於微山縣境內的南四湖,由南陽、昭陽、獨山、微山4個相連成片的湖組成,是大陸北方地區最大的淡水湖,淡水資源佔山東省的1?6。就是這麼一個湖面達1266平方公里、最大庫容54億立方米的湖泊,如今卻沒有任何「湖」的形象了。持續十幾個月的乾旱,讓南四湖已經「死透了」-
--1266平方公里內,所有湖底坑窪處的水加起來,也只有0.37億立方米。

1997年也是大旱之年,那時處於「死水位」中的南陽鎮,依然保持了北
方水鄉的特色---南陽島和周邊的80來個小島,依然舟楫相通。南陽人仍然驕傲地對遊客介紹說,這個總面積3.5平方公里的鄉鎮,是全國惟一沒有任何機動車、島內外交通往來只靠渡船的鄉鎮。但是,今年10月13日,南陽島碼頭的渡船已擱淺在高高的溝壑中

現在的南陽鎮,「陸路」四通八達,往常至少需要半個多小時的「船程」,開車只用了十幾分鐘。

京杭大運河把南陽島一分為二,南來北往的漕運和湖區豐富的漁業資源,曾讓南陽鎮成為繁榮千年的名鎮。然而,從上世紀90年代初以來,日益頻繁的乾旱,令古老的大運河乾旱成鎮裡傾倒垃圾的溝壑,如今留守在鎮裡的大多是婦孺。

「能賺錢的人大都外出了,生意難做呀。」下午2點半左右,在「清真民族飯莊」,業主李殿卿這樣說。在往年的乾旱時節,午飯時分店裡也能有七八桌的生意,營業額有千把塊錢。但是,大運河斷航和湖底乾涸後,人都往外跑了,生意清淡了許多。
  
在聯興漁業村,談到今年的旱情,一些漁民連抹眼淚。擱淺四五個月的漁船,許多都被晒裂了。在南陽湖上生活了大半輩子的60歲漁民黃繼慶說,就是船保住了,可面對湖底長得比船還高的雜草,即使今後湖能蓄滿水,哪裡又可能有魚呢。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