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金融系統有全面崩潰的危機

中國銀行的不良債權問題已經到了非常嚴重的地步,當局應該採取斷然措施來解決該問題,否則金融體系將有全面潰堤的危機。雖然中國推動國有銀行資本化已進行五年,但資本未被正當運用及各種欠缺效率的結構問題仍普遍存在,不良債權問題並未獲得改善。

英國金融時報1日報導指出,根據里昂證券甫公布一份有關大陸金融情勢的報告預估,中國金融業目前不良債權的總額大約為四千五百億(美元,以下同),相當中國二○○一年GDP的37%;而這些不良債權的提報損失預估為三千六百億元,大約是GDP的30%。

里昂證券的預估應該相當中肯客觀,因為中共人民銀行的最新資料雖然指出,今年四至八月大陸的不良債權率已經減少1.5%,成為23%;但是一些較悲觀的經濟學家則認為,大陸的不良債權比率可能達到GDP的50%。

里昂證券分析,大陸的金融體系是亞洲中最弱的國家之一。目前許多分析家關注的焦點,已經不放在國有銀行不良債權的絕對值為何,而是更注意整個不良債權總量是上升或是下降。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戴相龍在今年三月時,曾要求各家國有銀行將他們的不良債權比率降低3%,不過里昂證券中國區主管羅斯曼(Andy Rothman)說:「我們的觀點是,大陸金融業的不良債權總量仍以明顯的比例增加中。」

工商時報引述羅斯曼指出,儘管中國大聲疾呼國有銀行應該依照商業條件辦理借貸,但是政府為了維持國有企業的就業問題,仍舊鼓勵國有銀行借錢給國有企業。報導說,大陸國有企業過去五年來已經裁減三千萬員工,但是仍有冗員過多的問題,且去年的盈利還出現微幅衰退。

里昂證券指出,雖然提出上述的警告,但是並非意味中國金融體系即將瓦解,這主要歸功於大陸民眾的高儲蓄率,使銀行得以抵銷壞帳的衝擊。不過一旦大陸民眾對政府保障其存款喪失信心,或者中國遭遇明顯的經濟動盪,屆時很可能出現金融系統崩潰的危機。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