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江澤民續任總書記 中共黨內漸達共識

美國「華爾街日報」四日引述北京可靠消息來源說,
由於考慮未來幾年將面臨新出現的經濟問題與外交挑戰,中共統治階層認為新一代領導人可能無法完全因應,因此黨內已逐漸達成共識,江澤民極可能在中共十六大後續任黨的總書記。

  「華爾街日報」為全球第一家準確報導中共十六大將於十一月八日召開的媒體。此篇報導則引述北京「黨內熟悉高層討論」和「外交界與高階黨干有來往」的消息人士說,此一安排將牽動一系列原先安排好的高階職位。

  報導說,先前外界已預測江澤民將續任中央軍委主席職務,一旦江澤民仍續任黨的總書記,勢將使原先的接班人胡錦濤僅得到不具實質權力的國家主席職位,同時這樣的高層人事安排也可能使溫家寶接掌國務院總理的安排生變,而中共第四代領導人接班的行動也勢必延後。

  不過,報導也強調,中共十六大要到十一月八日才召開,目前還有整整兩個月的時間,江澤民的部署仍有改變的可能。例如,僅四個月前,胡錦濤還以接班人的高姿態訪美,並會見布希總統等美國最高領導階層。只是,中共的政治一向因不透明而惡名在外,高層決策也很封閉,因此不到最後一刻,仍有改變的可能性。

  報導說,不管最後由誰獲得領導權,中共領導人都將面對嚴峻的社會、經濟和體制弊病。貧富差距已大到驚人的地步,政府尚兜不足社會保障基金,失業持續增加,這些問題已引發憤怒的農民與工人群眾零星但日益擴散的示威行動。報導說,大陸的經濟與社會問題確實相當嚴峻,由一九九六年到二○○○年的五年間,總共有四千八百萬工人下崗,約相當於南韓的人口,而在過去四年間,農民的收入約減少了百分之二十二。

  報導也認為,中共的外交政策確實也面臨新的形勢,一方面,九一一後美國為了反恐勢力進入中亞地區,使中共擔心遭到類似冷戰時期的戰略圍堵。一方面,美國為了團結各國反恐,又提供了中共與美國加強合作的契機。此外,陳水扁一再表達具有挑□意味的台獨言論,也使中共領導人不敢輕忽臺灣問題。

  報導認為,江澤民繼續留任將可確保美中關係的持續性。而胡錦濤則只到過美國一次,外界並不清楚他對雙邊關係的看法。

  目前,江澤民續任總書記的可能性,已經引發一些公開與不公開的異聲。批評的焦點,有指他不願退休、有指他允許私營企業家入黨等。但這些單獨的批評不算什麼。如果十一月時他拒絕放權,來自海內外的批評聲浪還會更大。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