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必跌重? 滬深股市再度暴漲的幕後故事

6月24日,滬深兩地股市驟然暴漲,一天內漲幅超過9%,成交量高達898億元,創中國股市歷史上的第二大天量。其中,上海股市創下其歷史最高成交量,達531.98億元。兩市個股全線漲停。媒體驚呼:滬深股市又出現了「井噴」現象!

而在此之前,一年有餘的時間裏,滬深股市一直深陷熊市,近乎奄奄一息。

滬深股市為何突然間再度暴漲?原來是受了兩大利好消息的刺激。其一,前一天,即6月23日,國務院宣布:停止通過國內證券市場減持國有股;其二,證監會同時宣布:對企業增發新股,提高條件,即抬高門檻。

前者意味著中南海當局最終放棄了不得人心的國有股減持政策;後者意味著進一步壓縮「垃圾股」的活動空間。

真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或曰「解鈴還需繫鈴人。」如今,「成也政策,敗也政策。」回顧去年6月,國務院出籠《減持國有股籌集社會保障資金管理暫行辦法》,即通過國有股在證券市場減持套現來填補社會保障基金的缺口。這一「辦法」尚沒有「細則」,便匆匆實施;這一「辦法」一實施,滬深股市即應聲下挫,戳破中國股市本身積累的過度泡沫,股市一跌而不可收,半年內,即跌落40%以上。

有人說,這是為生長中的中國股市「交學費」,然而,這一學費何其昂貴!有人說,這是「一場遊戲一場夢」,然而,這遊戲是多麼荒唐,這噩夢是多麼可怕!2001年6月,上海股市綜合指數為2250點,減持國有股政策出臺後一年,同一指數竟滑落為1560點,直接市值損失高達5萬億。今年頭五個月,與去年同期相比,滬深股市籌資銳減達57.85%!

從國有股減持,到暫緩減持,到完全停止,反映的,只是決策者主觀、平乏、遲鈍的智商。然而,直到被迫「完全停止」的今天,當局依然大言不慚:「國有股減持,方向是正確的,只是......」真可謂「鴨子死了嘴還硬。」

可以說,正是所謂「國有股減持」政策,令無數股民傾家蕩產,捶胸頓足。

中國股市和中國股民為當局錯誤的政策付出了沈重代價,「國有股減持」政策,被稱為「害國」、「害股」、「害民」的政策。終於,這一政策推行不下去了,然,卻既無人承擔責任,更無人引咎辭職。非但如此,當局之御用文人又竟然將「停止國有股減持」的決定奉承為「無畏的勇氣」、「英明的決斷」、「從善如流」,云云。考慮到減持國有股的目的,原本是為了變相挪用股市資金,御用文人的阿諛之辭,無異於歌頌詐騙犯停止了詐騙。

此外,人們注意到,當局停止的,是通過國內證券市場減持國有股,而不包括海外市場,即在海外上市的國有企業,將可繼續奉行「國有股減持」,即可以繼續禍害他國股市,包括香港股市。

儘管滬深股市重現火爆,然而,政策可造市,政策也可毀市。況且,這是當局為「十六大」營造「良好」、「穩定」氣氛,特意而為。誠如若乾明智的國內專家所言:「政策槓桿畢竟不同於市場槓桿,它只能在市場成長過程中,表現階段性的作用,也很難用市場規律去判斷其作用的程度和時間。就在強烈做多的政策槓桿背後,市場的隱患依然存在。從證券市場本身的成長規律看,無限期延長國有股的問題並不利於解決目前一股獨大的問題,無助於上市公司治理機制的建立。此次停止減持,達摩克利斯之劍並不會真正地銷聲匿跡。」

由此看來,狂熱的中國股民,面對暗濤洶湧的滬深股市,仍須冷靜自持,仍須登高望遠。


本文留言

作者陳勁松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