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美國的高中生
亦琳和泰樂分別是高中一年級和二年級的學生,1998年夏天,他們從中國鄭州市來到美國新澤西州就讀高中十年級和十一年級。他們和我們吃住一起。我想用自己的筆記錄下他們在美國最初一年的生活和學習經歷。一來讓他們在中國的父母親朋和中學老師同學們瞭解到他們初入美國的掙扎,適應和成功;二來也讓有興趣的讀者在這個層次上瞭解美國的一面。(一)美國的學校點滴
美國是什麼?美國是小孩子的天堂,青壯年的戰場,老年人的地獄。話是誇張了點,但許多人那麼說。有次在飯桌上問老美,老美想了想說:yes!
地獄不是指老年人的物質生活,而是指老年人的精神寂寞。同樣地,小孩子的天堂並非僅指美國豐富的物質供給,更多的是指小孩子沒有任何壓力的成長環境。小孩子在小學裡的主要任務是玩樂,學習是次要的。尤其學前班和三年級前,老師們和多數家長們認為能夠讓孩子們喜歡到學校就是最大的收穫了。
我們的兒子翔二歲半來美國,在美國讀完小學。他上學前班時,早上八點半上課,下午十二點不到就放學了。問他上課學什麼,他說拿彩筆畫畫。下半年他告訴我說:老師教ABC了。二十六個字母教了半年,翔就畢業了。學校大張旗鼓給他們舉辦了學前班畢業典禮,女孩子穿裙子男孩子打領帶,個個一本正經。孩子的爸爸媽媽老爺姥姥爺爺奶奶姑姑叔叔來一大堆,因為他們都認為小孩子是十分不易地在學校裡呆了一年,哪怕是每天半天。
後來真正上了學,也不過是增加了二個小時的學習時間,下午二點就放學。一年級繼續ABC,123,和簡單的1+1之類。翔讀二三年級合併班的那年,我去到學校裡做志願工,幫助和輔導反應慢的同學。我吃驚地發現翔和同學們還是在練習十位數和百位數之內的加減法。我問老師這樣的練習是不是完全可以在家裡做?老師反問我:那學生們到學校來幹什麼?我解釋說:那樣老師可以講多講深些。老師說:現在不是時候,學生們太小,他們需要時間消化。
翔四年級開始有作業,每次半小時就完。這樣下午從三點半到六點可以說完全沒有事情做。在美國,十二歲之前,小孩子不能單獨在家,必須有人看管。我們把他送到有學生託管服務的托兒所,指望他們能給加點小餐。誰知,我們一說來意,托兒所的領導立刻回答:沒有的事!學生只在學校裡學東西。如果我們教他們,那學校的老師幹什麼。再說,學生們已經在學校裡學習了很長時間,再教他們東西是不對的。
話說回來,美國老師們決不是什麼誤人子弟。表面上老師們嚴守規則,那是因為大多數的學生們的利益在此。不能因為中國人習慣了死拼硬讀就讓所有的學生每天學習八九十幾個小時。實際上,翔在美國上學的幾年可以說受益非淺。他從學前班開始,就是一個特殊學生。因為會讀ABC,他不耐煩老師顛來倒去的二十六個字母,老是舉手打斷老師的講課。老師為了讓他安靜,就拿書給他看,並且不要求他一定聽講。這樣一來,翔的讀書能力大大超前。同樣的故事在翔的數學課上發生,老師總拿難些的題來吸引反應快的學生,而老師去對付大多數的同學。我問過翔三年級的數學老師,他說:他的班級上做一年級數學題的學生有,做二三年級數學題的學生有,做到六七年級數學題的也有。翔和另外一個同學已經做一些八年級的數學題了。
對於高年級的學生,老師們更是強調學生的自覺性。因為有那麼多的課餘時間,學生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喜愛進行專攻。學校裡還教一些大學預備課程,讓好學生們自選,而各種圖書館永遠對學生敞開大門。所以學生自己有心的話,出類拔萃的機會是很多的。
可以這麼說,中美教育方式有很大的差別:中國教育看重孩子們的記憶力;美國教育著重孩子們的創造性。美國的老師沒有天天給學生們加油,但他們給了學生們飛翔的天空。
- 關鍵字搜索:
-
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