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價別墅被搶購:豪宅熱說明瞭什麼?
在剛剛結束的北京國際汽車展上,一款888萬元高價的賓利豪華轎車,一亮相即被不知 名人士毫不猶豫地買下。 不過800多萬元的豪車比起上億元的豪宅來還算小巫見大巫。最近上海郊區一處標價 1.15億元的高級別墅剛一開拍即被人訂走。蘇州新推出兩座古典園林式私家庭院, 每座價格在2500萬左右,也是開盤即被搶購。特別值得注意的是,這些豪宅大都建在風景旅遊區的核心地帶。上海的這處豪宅地處 松山風景旅遊區佘山腳下,蘇州的兩座園林都在市區的黃金地段。如果中國一些風景 名勝區的核心區域都被私人佔有,這必將影響到廣大普通人民的生活質量。這種住宅 消費已經不是簡單的房地產行為了,也已經遠遠超出了個人消費的範圍,應上升到法 律和道德的高度來討論。
應當說上海和蘇州的這兩個案例僅僅表明豪宅熱在中國拉開了一個序幕。隨著這個序 幕的拉開,中國私人資本將掀起一波更大的風景旅遊地瓜分熱。如果最近披露的幾個 案例付諸實施,全國將有更多的風景旅遊區落入私人資本手中。
在中國的農村,每戶農民要想建房,宅基地最多不能超過100平方米,也就是1分多地。 城市居民的住宅建設,國家土地局也是有相關規定的。然而面對超級資本,這種限制 和限度是否就失效了?中國的土地政策怎樣在不同的國民間進行平衡?是不是對普通 百姓和大資本家分別實行兩種不同的國民待遇?
在國內還有幾千萬人沒有脫貧的今天,在中國還有8億多農民與市民拉著巨大差距的今 天,在上億農民打工仔游離於城鄉間風餐露宿之時,上海打造這樣豪華的世界級私人別墅,對社會必將起到極壞的影響。中國必須在土地消費上進行立法,在國民間實行 同等的國民待遇。目前中國農民每戶建房的宅基地只能佔地1分多,高收入者怎麼就 可以建造佔地20多畝的豪宅?有錢就可以為所欲為嗎?
以中國農民的人均耕地來比較,以人均耕地1畝計算,20畝地是20個中國農民賴以生 存的生產資源。由於上海郊區人多地少,4000畝地大約是上海郊區上萬農民的耕地 面積。以上海紫園為例,至少要有5000到8000個農民將被從原居住地上遷移,這麼 多人的遷出,就是為了那150多戶富豪的遷入。從長遠來看,遷出者所得到的報酬是 否可以補償他們今後許多年的生存?
無論如何,上海紫園案例可以典型地看出富人對平民生存空間的擠壓。豪宅熱的負面 效應將更多體地現在社會道德方面,公眾將對國民間拉開的巨大差距產生心理反感,更多的將是由於生存空間受到擠壓而產生的不滿心理。豪宅熱帶來的經濟泡沫將對 日後經濟發展帶來不良影響。我們有充分的理由對當下的豪宅熱提出質疑。
在土地和風景區這些稀缺資源上,國家對待私人資本的進入一定要謹慎。外商在中國 並沒有特權,並不是什麼都可以購買。如果敞開口子,是不是跨國資本可以將中國的 故宮買了去經營?一旦新希望購買桂林的案例成立,按這一邏輯,中國政府可以將任 何一處旅遊資源承包或拍賣給國內外資本。有錢的國外大資本甚至可以到中國來購買 八達嶺長城。
當前國內興起的這一波豪宅熱,是中國私有化運動在不動產領域的一次擴展。由於這 種拓展關係到中國人民的公共福利及長久生存,因此本人提出如下觀點:
第一,反對通過大興土木建造豪宅來拉動中國經濟。靠鼓勵高收入者高消費來拉動 經濟的思路值得思考。與其建造一批拉大國民差距、只用來供少數人享受的豪宅,或建造一批用來保值增值的豪宅,不如通過財政轉移手段實施公共項目。
第二,國家應通過立法來規定私人的居住空間,私人住宅面積要有最高上限。在生活 方式上,資本的消費要受到限制。原則是:富人可以擁有房地產,但不能擁有空間超 大、資源浪費型的住宅。早在2000年的人大會上就有代表提出議案,要規定每戶住宅的最大面積,建議人大立法委員會考慮這條建議。
第三,國家要將不能進入市場的物品界定清楚。政府應當對社會保留更多的公共空間, 市場行為不能進入公共空間和公益活動。這個問題應當上升到法律高度來認識,來規定。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 關鍵字搜索:
-
天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