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遭遇反傾銷 損失150 億美元

中國外經貿部官員表示,今年1月至4月,已有32個國家和地區對中國產品發起反傾銷和保障措施調查,影響中國出口貿易額高達150 億美元,佔去年出口貿易總額的5.6 %。與此同時,中國企業對國外進口產品提出反傾銷調查的申請數量亦逐步增加。

明報報導,國家外經貿部副部長馬秀紅在大連出席首次全國進出口公平貿易會議時表示,近年中國出口產品在國外市場遭遇的貿易障礙明顯增加,中國入世後這趨勢有增無減。

她說,除了發達國家,一些發展中國家近年亦將反傾銷調查矛頭指向中國。5 月以來,土耳其先後對中國的鉛筆和尼龍膠帶進行反傾銷立案調查。

歸咎檢驗標準有差異

從目前看來,中國出口產品與進口市場的技術、檢驗檢疫標準存在差距,是中國出口受制於國外非關稅壁壘的原因之一。此外,進出口主體日益多元化,導致管理難度加大等,也使中國出口貿易陷於被動。

出席同一場合的外經貿部進出口公平貿易局局長王世春指出,自1997 年12 月當局開始反傾銷立案調查以來,截至上月底,已對19 宗反傾銷申請立案調查,僅入世以來就有7 宗,立案數量之多和力度之大在過去是沒有的。

為因應中國企業對反傾銷的應訴,外經貿部單獨設置進出口公平貿易局後,進一步規範並加強受理反傾銷申請和調查。

中國反傾銷調查增加

據瞭解,在已立案調查的19宗反傾銷申請中,其中6宗已經終裁,對被調查產品徵收從4%到78%不等的反傾銷稅,其餘案件還在調查。

中國的反傾銷調查涉及美國、歐盟、日本、南韓、俄羅斯等20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南韓涉案最多,共計15宗,其次為日本9宗、美國7宗。

他預期,未來一段時間,中國企業申請反傾銷調查的數量將會增多,涉及的行業將日益廣泛,產品的種類愈來愈多,調查涉及的問題也會愈來愈複雜。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