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自殺統計看實證科學的無奈

一個偶然的機會,我讀到了一份關於自殺問題研究文獻的綜述報告。報告上講,光是用日文發表的自殺問題的學術研究論文就有兩千多篇,其中絕大部分都對自殺的現狀或起因等進行了定量分析。看過這份報告使我對現代實證科學發展基點上的錯誤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許多文章都是找到與自殺者有關的數據,如收入、年齡、家庭情況等,分析它們之間的關係,進而確定其因果關係。在文獻報告上選取的重點文章概要中,有一篇論文做了這樣的結論:男性自殺的主要原因是收入和氣候因素;女性自殺的主要原因是高齡化和氣候因素。讀完這篇文章,讀者會引申出這樣一個結論:因為收入、高齡化、氣候因素都是很難改變的,所以,自殺是沒有辦法的事。

可是冷靜地想一下,收入低的男性是否都自殺了?氣候條件艱苦的地區人是否都以自殺來結束自己的人生?高齡女性是否都走上了絕路?顯然,文章中所列舉的幾個項目並不是自殺的根本原因,最多只能算作外在的誘因。那麼,定量分析為什麼會得出這麼荒謬的結論呢?

翻開統計學教科書可以看到這樣的定義:統計分析就是利用各種綜合指標對客觀現象的數量進行觀察和研究,探索其走勢及規律,以便對現象的性質做出正確評價的研究方法。原來,學者們算來算去的只是從現象到現象,探索的只是表面。如果有些因素沒有觀察到或沒有資料,也就無法列入考量了。

我們都知道愛因斯坦被稱為是最聰明的人之一,而他的大腦據說還用不到30%,一般的凡夫俗子所認為的「真 理」或研究出的「真 相」,我們又怎能不瞭解其限制呢?(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