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國防部解密前冷戰核機密
BBC中文網駐臺灣特約記者 楊孟瑜報導,臺灣國防部今天(4月14日)證實,44年前臺灣曾與美軍計畫,從金門向廈門發射核子彈,但後來因美方態度保留而作罷。臺灣國防部表示,這項冷戰時期的機密計畫,已經解密,臺灣如今對核武的立場,已改為不發展、不生產、不取得、不儲存、不使用核武的"五不政策"。
臺灣媒體星期日(14日)在報導臺灣國防部曾列為"絕對機密"的"金門8英吋榴炮發射戰術核彈之研究"的檔案時指出,1958年發生金門遭大陸炮火猛烈攻擊的"823炮戰"後,臺灣軍方曾與美軍共同研擬計畫,打算使用金門的12門8英吋巨炮,向廈門發射戰術核子彈,攻擊解放軍的戰備集運地、港灣設施、炮兵、船團等。
戰術核彈計畫
當時並規劃,運用金門的太武山東、北坑道,儲存核子彈。但後來美方顧慮,如果金門具備使用核武能力,中國大陸可能也因此獲得蘇聯的相關援助,事態發展將趨於複雜。基於政治上的顧慮與戰術上並不需要,美國最後並未提供核子炮彈給臺灣。
針對媒體這項報導,臺灣國防部相關官員星期日證實,確有此事。而這些報導內容,屬於國防部已經解密的資料。
根據這份已經解密的檔案透露,金門島有8門8英吋巨炮,加上更靠近大陸的小金門島有4門8英吋巨炮,射程可涵蓋大陸沿海177平方公裡面積。
而一旦發射核子彈,落塵會隨風向飄向大陸內地造成感染;除了9到10月的西北風外,對金門駐軍沒有安全顧慮。
"五不政策"
臺灣媒體星期日同時也報導另一項解密內容指出,1956年蔣介石曾推動"反攻大陸"的"K計畫",預備發動對福建與廣東的反攻華南登陸作戰,目標為控制長江下游。但最後也是因未獲美方支持,無法實施。
這些冷戰時期的機密計畫,隨著國際局勢和兩岸關係的演變,如今臺灣國防部逐步解密。
最近面對美國"核武態勢評估報告"將台海軍事衝突列入使用核武狀況,臺灣國防部在書面答覆立法委員質詢時則表示,並不樂見因兩岸衝突引發使用核武的任何發展。
國防部長湯曜明並強調,臺灣對核武的基本立場是遵守國際規定,堅持"五不政策",即不發展、不生產、不取得、不儲存、不使用核子武器。
- 關鍵字搜索:
-
臺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