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特首」的三把火
俗話說「新官上任三把火」,董建華當然不算新官了,他過去的三把火是:建八萬五居住單位,人大釋法,母語教學。這次「連任」,又有哪三把火呢?(一)拾人牙穢生搬《顛覆法》
《基本法》二十三條訂明特區自行立法禁止叛國及顛覆等行為,但是否需要制訂這條充滿灰色地帶的條例,回歸以來一直引起激烈的爭辯。隨著董建華的連任,北京方面已認為「時機成熟」!看來不久將成為事實。
香港人為什麼對這條法例恐慌?因為這條「叛國及顛覆法」是引入大陸的法律,而大陸的「叛國及顛覆罪」十分抽象和隨意性,是中共壓制人民民主訴求的惡法,香港回歸以後所發生的人大釋法、法輪功等風波,令特區政府很是被動,如果有《基本法》二十三條在手,就可以名正言順「依法辦事」。
(二)「高官問責」為一言堂開路
董建華不止一次為高官問責制放風,也是他連任後首要的工作。表面看來上局官問責制類似當年港英政府提出的部長制,本來是政制改革的一部分,不過董建華將其抽離於整體而單獨「改革」,顯然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董建華過去在推行新政策時,在內部不能「統一思想」,只有大動手術,才能徹底鏟除港英時代留下的「不聽話」的公務員。沒有民選議會機制,等於為特首「隨心所欲」大開綠燈官員只向特首負責,而特首不用向人民負責口到頭來豈 不是一言堂政府?
(三)「瘦驢拉硬屎」硬挺聯繫匯率
香港的經濟走不出谷底,除了產業空洞化,看不到前景之外,還有一個致命的困結旦聯繫匯率。香港聯繫匯率在一九八三年實施,當時中英雙方正為香港的回歸問題展開談判,香港前途不明朗,使港元波動,港元曾由6.X兌一美圖,下滑至9.X兌一美圓。當時政府便決定以聯繫匯率來挽救港圓。此法的確奏效,由於投資者不用擔心資產價值的變動,便安心把資金投入香港,結果香港的經濟在政局並不穩定的情況下仍保有金融中心的美譽。
然而,九七年金融風暴之後,東南亞各國紛紛把貨幣貶值,以增強其出口貿易的競爭力,相對之下,港幣便顯得昂貴,香港因此必須承受房地產價格下跌、工資下降的痛苦。雖然不斷有人提出廢除聯繫匯率之議,但北京為了證明「一國兩制」的可行性,以為藉此制度就可以捍衛港元,多次否定港元與美元脫鉤的建議。
不久前阿根廷發生的經濟危機,令某些人如夢初醒,原來聯繫匯率不是萬應靈丹,那麼;堅持聯繫匯率制會不會使香港重蹈阿根廷的覆轍?
近日有權威的國際基金顧問表示看淡港元,引起港元匯價波動。與此同時,傳出了董建華已在著手研究困擾香港多年的問題,其中包括聯繫匯率。雖然此說遭港府否定,但財政司司長梁錦松公開表示,港元和美元的聯繫匯率是「阻礙香港經濟發展的第」個不靈活因素」。只是在目前經濟環境下,要維持香港經濟的穩定,政府不會對聯繫匯率有所改變。
但是嚴峻的現實是,香港已出現結構性財政赤字,不消幾年,將令外匯儲備用盡,屆時聯繫匯率將會不保。這個難題一日不解決,阿根廷式危機的陰影便會在香江上空徘徊。
- 關鍵字搜索:
-
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