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銀行行長戴相龍:中國四大國有銀行資不抵債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戴相龍說,中國四大國有獨資商業銀行去年底不良貸款比例為25.37%,約為1萬8000億元人民幣。不過,他認為嚴重情況「已經見底」。

  戴相龍也透露說,中國工業企業的帳面資產負債率超過75%,許多已不具備申請貸款的基本條件。

  同時,他希望擴大直接融資比例,將中國城鄉居民8萬多億元的儲蓄引進資本市場,同時利用外資來改革中國國有企業。

  戴相龍前天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年會上表示,積極的財政政策與穩健的貨幣政策,一直是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兩輛馬車,但如今一輛馬車在行駛中遇到了障礙。這就是:融資結構不合理和商業銀行改革滯後的困難。

四銀行技術上資不抵債

  另據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局長謝平日前透露說,中國已經不能再光通過剝離不良資產,來改善資產質量。他說,目前國有銀行中存在的不良資產不能再剝離,必須由四大銀行自己消化,不然會有較大的道德風險。

  據報導,中國四大國有銀行的總資產約為中國銀行業總資產的70%。四大銀行技術上而言都是資不抵債的,它們的管理不善是中國今後經濟發展的一大隱憂。到去年年底,四大國有資產管理公司約為四大銀行剝離不良資產1萬4000億元。

  謝平說,「消化」主要是依靠今後的新增貸款業務。但同時,財政部也採取了一些措施,包括調低營業稅率、增加用以沖銷呆帳的準備金,及應收支利息逾期90天就可不計入損益等。

  戴相龍說,四大商業銀行1萬8000億人民幣不良貸款,並非全部收不回來,其中需要核銷的不良貸款大約只有8%。

  他說,四大銀行的改革要分步進行,首先改革為國家控股的股份制商業銀行,最後將有條件的銀行上市。通過提高新增貸款的質量,依法清收到期資產和逐步核銷壞帳,使不良貸款比例平均每年下降約3%,確保到2005年底達到15%左右。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