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認為,做人是做學問的前提,做學問如果「人格缺席」,是根本做不好的。做人,要有高尚的人格,良好的品德。《菜根譚》中有句名言:「德者事業之基,未有基不固而棟宇堅久者。」意思是說,一個人的高尚品德是其事業的基礎,如同建樓,不打牢地基就不能堅固耐久。如果缺少良好的人格,沒有高尚的品德,學識再高,本事再大,也難以真正在事業上有所成就。因為人格低下、品行不端的人,是不會被社會所認可,也不會被人們接受的,即使一時出一些成績,獲得一些名利,但也不會長久,早晚會出毛病。
文章說,最近被媒體曝光的兩起「文抄公」事件,從反面提供了鮮活的例證。北京大學和合肥工業大學的兩名博士生導師,採取剽竊的手段,抄襲國外專家的學術成果,分別受到撤消職務、開除黨籍的處分。這兩個人,在各自的專業領域裡頗有名氣,論學識可謂淵博,論水平可稱得上是專家,但在做人問題上有失水準,結果栽了跟頭。
文章最後說,做人需淡泊名利。如果對名利看得太重,被名利所累,就會說起來明白,做起來糊塗,不但人做不好,學問也難做明白。在工作和生活中,名利這東西時刻都朝我們招手,關鍵是要抗得住誘惑,不被名利遮住雙眼,要看清做人的路,防止偏離正確的人生軌道。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 關鍵字搜索:
- 做人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