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不會開刀,內科不會看病

不久前,一樁醫療事故震驚滬上醫院:某大醫院主治醫生在開一個常規闌尾手術時,居然開掉了病人的輸卵管。幾天前,再聽說個「笑話」:某醫院兩位外科醫生發生摩擦,其中一位有意「為難」,在手術台上把刀一撂,「這刀我不會開,請副主任醫師親自執刀。」可嘆那位醫學博士手中「沒活」,當場傻眼。

毋庸諱言,「外科醫生不會開刀,內科醫生不會看病」這一現象,已在滬上年輕醫生中漸露苗頭。一位資深老醫生因此感嘆:「今朝我盡心竭力救治病人,明朝不知是否能有人為我解除病痛?」

上海大醫院有個現象:一流人才重科研、二流人才扑臨床、三流人才搞教學。為何搶做科研?名氣響,被重視度高。問遍各大醫院院長,重視科研帶頭人還是會開刀的醫生?十有八九回答:優先歡迎科研實力強的醫生。院長們的話也實在:衡量醫院發展水平的一個重要指標是在國際上發表的論文數,而非開刀的數量。這樣的大氛圍是年輕醫生開刀、看病基本功缺乏的根子所在。

自己的「軟檔」在哪裡,年輕醫生並非不知道。一份針對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的調查顯示:69.1%的年輕醫生認為最缺乏臨床見習課程。市衛生局有關條例明確,實習醫生實習期間開刀應達一定數量,可實際上,一年中有五六次上手術臺的機會就不錯了,上了臺,充其量不過是剪剪線、縫縫皮膚而已。上臺機會為何少?專業人士坦言,各大醫院實行的「病人選醫生」制度與實習醫生的培養存在一定矛盾:經驗豐富的醫生被點率居高不下,哪有時間帶學生?有精力帶學生的醫生,往往臨床機會相對欠缺,自己的開刀、看病水平就不高,哪裡帶得出有本事的學生?

至於看病,學問更大。數天前,有位咳嗽病人去拍胸片,年輕醫生看完片子後隨意說出結論「是增生」。行內人自然明白:肺增生不算什麼大病,可病人一聽,嚇得吃不下睡不著,腦子裡聯想的儘是「腫瘤增生」。
只是少了一句安慰的話,病人心中的感受「天差地遠」。殊不知,病人界定一個醫生「看病」好不好,很多時候看的就是這一句。年長醫生被選率高,溝通技巧好是很重要的一方面;從另一個角度講,醫患矛盾很多其實就是溝通上的問題。如何解決年輕醫生的「人文貧血症」?國外有個合理之處,即醫學生除必須學習生物醫學、臨床技能等醫療課程外,行為和社會科學、交際技能和醫學倫理等都是必修課,「如何與病人打交道」、「如何處理醫患關係」、「如何體驗病人心理」等課程更是重頭戲。這一點,國內大可借鑒。

病家常常感嘆,醫術高、溝通好的醫生太少。名醫究竟應出自哪裡?實驗室還是論文堆?搞了十幾年臨床教學的仁濟醫院院長朱明德回答得斬釘截鐵:應出自臨床。離開病人,醫生還有什麼存在價值?一個醫生,若沒有足夠實力來看病和開刀,「一切為了病人」豈非成了空話一句。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年輕醫生,請務必先學會「開刀」!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