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不只是這次「軍旗裝」事件,只要是大陸或海外發生了什麼新聞事件,總是會有一批人在網上大呼小叫,惡意的罵人話處處可見。雖說這只是一小撮人,卻反映了當前一大批人的心態:遇事缺少冷靜的心理,喜歡偏激和極端的行為;對於不順心或不如意之事,願「以毒攻毒」,而非「歉恭退讓」。
筆者無法考證「以毒攻毒」的出處,它似乎應源於中國古代的中醫,大意是在對於某些重症束手無策的情況下,只好兩害相校取其輕者,明知所用之藥亦有害於身體,但不得不為之。可是,不知從何時起,國人開始將其引伸發展成了「以惡制惡,以暴制惡「的意思了。漸漸地,人們便認為對於一些不平之事,可以為所欲為了。這樣許多人開始以此為藉口,為自己的錯誤行為找藉口,美其名曰:「以毒功毒」,熟不知大錯特錯了,聽我慢慢道來。
(一)「以毒攻毒」是不是有「以惡制惡」的含義呢?從字面上理解,答案似乎應該是有此一層意思。但是細細分析,兩者還是有本質區別的,最主要的一點就是動機不同。「以毒攻毒」目的是救他一命,所以不惜涉險,動機可謂「善」,而以惡制惡的動機多為打擊報復,或有損人利己之嫌,為己私利不擇手段,動機可謂「惡」。以此次「軍旗裝」事件為例,若真是愛國之舉,或為明星好,用措辭嚴肅的文章加以批評,使她認識錯誤不就達到了「治病救人」的目的了嗎?至於對其進行人身攻擊和人格侮辱,可以說這種以惡制惡的小人行徑的出發點,不但不是為了使人幡然醒悟,反而出自某些人為發泄不滿而胡作非為的自私心理。試想,若以流氓手段去懲治另一流氓,那不是一害未除又添一害嗎?
(二)「以毒攻毒」真的有效嗎?與動機為私的「以惡制惡」相比,「以毒攻毒」在一定場合是有其功效的,但筆者以為也只是治表而非治本之舉。例如當今社會,為了防止犯罪,人們制定法律,完善司法程序,建立龐大的警察隊伍,用以威攝和懲治犯罪,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但是許多人仍會鑽法律的漏洞犯罪,還有警察執法反法等等許多新的社會問題,這就是「以毒攻毒」的典型例子,它雖然可以達到一定的效果,但其帶來的負面因素也不容忽視。同時,「以毒攻毒」的本身就是一種不得以而為之的行為,它從另一個側面反映出施為者本身的無奈和無能了。說個笑話,如果三國中關羽中箭後遇一庸醫而非華陀,留給後人的故事恐怕就是「關公斷臂」、「關公中毒」而不是「刮骨療毒」了。
(三)有什麼辦法可以代替「以毒攻毒」?單從治病而言,中醫所講的「培原固本」才是表本兼治的上策。電視連續劇<<康熙帝國>>中有句台詞令筆者感觸良多,姚啟聖說:「古來暴君殺人殺頭,聖君殺人殺心」。其實治病救人以致救國亦是此理,挽救一個人,嚴厲處罰迫其就範只是下策,事過境遷仍有死灰復燃之憂,若能令其發自內心的悔過,今後洗心革面重新作人才是上上之選。其實,對於絕大多數人,大可不必採用「以毒攻毒」之法,因為人非草木,皆有善根。若真心為其著想,以善待之,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我想「浪子回頭」之事絕非幻想。倒是那些找各種藉口用以粉飾自己無恥行為的人們倒要小心了,俗話說「害人終害己」,也許最後「以毒攻毒」的毒會害到自己的。(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 關鍵字搜索:
- 靜觀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