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塔納7萬元有意來電話"手機簡訊藏殺機

「本公司現有海關罰沒本田雅閣轎車17萬元,塔納7萬元……有意者請來電聯繫」--相信大多數手機用戶都收到過這樣的信息。真有這麼便宜的事嗎?家住長春的徐女士想試試,結果這一試竟試丟了35萬元。
  
  
  今年10月,徐女士的手機上收到一條陌生人發來的簡訊息,聲稱其有一批海關罰沒品,可半價銷售,且貨到付款。思考一番後,一心想賺錢的徐女士決定與對方聯繫。按照對方的支付要求,她首先要到銀行辦理一張銀行卡。但徐女士萬萬沒有想到,自己此時已經走進了騙子布下的圈套。
  
  
  銀行的監視器記錄下了騙局的始末。
  
  
  10月26日,徐女士去銀行存入35萬元人民幣。第二天上午,她又到這家銀行辦理銀行卡。辦卡時,「恰巧」來了兩名同樣要辦卡的顧客,其中一人好像不懂辦理手續,不時向徐女士諮詢。徐女士耐心解答,就連輸入密碼時也沒有迴避。辦完卡,徐女士到門外的提款機驗卡,而剛才那兩個陌生的顧客也跟了過來,繼續求教。幾個小時後,一禿頭男子使用徐女士的密碼,先後從兩家銀行取錢,數量正好是35萬元。第二天下午,當徐女士再次來到銀行驗卡時,發現35萬元已不翼而飛,於是打電話向長春警方報案。
  
  
  警方於近日破獲了這起案件,並從上海抓捕了提款的禿頭男子。這名犯罪嫌疑人叫陳東強。據他交待,他們採取的作案手段是,先通過手機發布誘人信息,有人上鉤後,說服他通過銀行卡交貨。當事主到商定的銀行辦卡時,他們派人扮成顧客窺探卡號、密碼,然後用「克隆」銀行卡等手段騙提卡中存款。在該犯罪嫌疑人的住處,警方查獲了大量各種偽造的銀行卡。
  
  
  不法份子騙人的伎倆千變萬化,但大多是利用了人們「佔小便宜」、「鑽空子」的想法,提防騙子,首先要克制自己的貪心。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