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共用洗手池隱私難遮 北京城如廁難如意

沒有隔帘 隱私難遮

  如廁絕對是個隱私問題,但是一些公廁的建設卻讓人難以維護隱私。在北三環路一家大型綜合商場裡,許多顧客就面臨著這樣的尷尬。

  這裡的廁所是個「套間」,「外間」是男女共用的洗手池,池右側是男廁,池左側便是女廁。要去女廁所就必須從男廁所門前經過。也許因為開關門不方便,廁所的門總是開著。這樣,無論男女,一進「套間」便會從男廁敞開的大門一眼看見裡面的男用小便池,即使站在緊挨女廁的洗手盆前,稍一轉頭,也可以看見同樣的場景。

  面對如此「曝光」,女顧客說,這讓她們挺尷尬;男顧客也說,這使他們挺害羞。

  拆門安釘怪招多多

  其實如廁不僅在異性之間是隱私,在同性之間也該如此。位於阜成門的一家大型小商品批發市場裡,記者發現一個奇怪的事情:女廁所裡每個蹲位前的隔離門都被拆掉,形成了一人如廁眾人排隊圍觀的場景。

  門為什麼要被拆掉?攤位售貨員指指廁所裡的紙條:「請勿踩在便池上,違者罰款。」售貨員介紹:這裡的蹲位都是馬桶式,許多人怕不衛生不願意坐在馬桶上,於是便踩在馬桶邊緣,這樣不但馬桶容易損壞,也使馬桶「看起來很髒」。最後,有人就出了這「拆門」的一招:大庭廣眾之下,看你還踩。

  為了防範廁所設施被破壞,公廁的管理人可真想了不少怪招。順義的一家商場為了防範顧客用腳踢廁所大門,居然在大門的下半截釘了好幾排釘子。直到有媒體採訪,這些釘子才算被拆了去。

  缺鉤少紙洗手不便

  公廁在商場裡、餐廳中,一般都不叫「廁所」,而是被高雅地稱為「盥洗室」或「洗手間」,但是,在這些「高雅」的地方,「盥洗」或「洗手」也不太方便。在「金街」一家大商場的「洗手間」裡,洗手設備是先進的感應式水龍頭:手一按,水就流,自動關水,既節水又衛生。記者計算了一下,每按一次水流時間不足十秒,雖然節水了,但是手卻不容易洗淨。記者看到,大部分顧客洗手的姿勢是:一隻手一直按壓水龍頭,另一隻手給自己洗手。

  而在一些餐廳的「洗手間」裡,卻不提供洗手液。此外,在一些廁所裡由於沒有衛生紙提供,沒有安裝挂衣鉤,也給人們如廁帶來很大不便。

  學學「洋公廁」如何

  相比之下,洋快餐、洋商場裡的「洋公廁」該屬無懈可擊。擋板、掛鉤、手紙、肥皂樣樣齊全,甚至還有嬰兒床、皮沙發,更有專門的清潔人員隨時打掃,使人們如廁甚為方便,有的地方還能化妝、小憩。而且,即使不在此餐飲、購物,一樣可以使用。


  現在,不少北京人在餐廳就餐、到商場購物時,把有無廁所使用作為選擇的重要依據。一些餐廳因為沒有廁所而失去了不少顧客。隨著生活質量的提高,慢慢地,人們也會把如廁是否如意作為一項指標,因為廁所體現的是商家的檔次,也體現了他們對如廁人的服務態度和尊重程度。晨報記者王小星

  主持人語:一位專業人士參觀我新裝修的房子時,首先觀看的是衛生間。他解釋:衛生間最能顯示出裝修的檔次、生活的品質,以及主人的格調。我想,這話用在一間餐館、一家商場,甚至一座城市的形象上,也同樣適用。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