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選舉結果 出乎北京預料

針對臺灣大選後的兩岸情勢發展,蘭德(RAND)亞太政策中心主任史文在一場研討會上表示,此次臺灣選舉結果可說出乎中共的預料,北京當局對臺灣的選舉結果失去信心,不知如何回應。現階段北京對臺政策不會有任何改變,必須等到臺灣選後政局塵埃落定之後,北京才會作出相對應的改變。中共也體認到臺灣問題必須花更多時間處理。

由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主辦的「民主鞏固與和平安全」國際研討會於2日在圓山飯店舉行,包括美、日、臺三地的兩岸關係知名學者一同就臺灣民主相關議題進行討論。但適逢臺灣大選剛剛結束,整個研討會的重心都轉移到臺灣選後的內政及兩岸局勢。

臺灣選後的兩岸關係發展,同時兼任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顧問、兩岸軍事專家史文表示,由於民進黨成為國會第一大黨,民進黨將與親民黨有更多合作與對應的空間。

在北京反應方面,史文表示,此次臺灣選舉結果可說出乎中共的預料,北京當局對臺灣的選舉結果失去信心,不知如何回應,因為不再他們的掌握之中。他表示,中共一直希望國民黨與親民黨相互合作並壯大,但選舉結果顯示事與願違。

華府的獨立分析家葛來儀則認為,兩岸關係在選後大致有四個走向,一是北京仍舊不會改變目前對陳水扁政府不接觸的態度,但會對臺灣施加更多壓力,把陳水扁推回到九二共識上。其次是在兩岸都成為世貿組織會員國後,北京會利用經濟優勢,加強與臺灣的經濟統合。

時常接受美國國務院和國防部等機構委託,針對中共對美政策和臺灣的兩岸政策等議題提出報告的葛來儀錶示,雖然民進黨成為立法院第一大黨,但陳水扁的「四不一沒有」仍會繼續維持,即臺灣不會對北京挑□,在這樣的結果下,北京也不會放棄和平解決臺灣問題,但仍舊會建立軍事能力。

對於臺灣順利完成國會改選,學者也表示為大陸立下示範作用,中共軍事專家、詹姆斯頓基金會研究員費學禮就指出,臺灣的民主與亞太和平有密不可分的關係,亞太的持續和平依賴於臺灣的民主,也才能對大陸實施民主產生鼓勵作用。

來臺觀察選舉的南韓政治觀察家瀋在薰昨天在一場選後研討會上指出,南韓總統金大中當選總統後倉促組成政治聯盟,得到一時的穩定,但因未顧及聯盟成在基本問題上有員重大歧見終告瓦解,由於臺灣政局目前也面臨類似處境,他建議陳水扁總統參考此一事例,不宜太過急躁。

(中時電子報)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