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皇家園林 頤和園

頤和園位於北京市西北部,佔地290.8公頃,其中水面約220公頃,主體由萬壽山與昆明湖構成。頤和園內有殿堂樓閣、亭臺水榭3000餘間,規模十分宏偉,素以人工建築與自然山水巧妙結合的造園手法著稱於世,堪稱我國古典園林之首,享有「何處燕山最暢情,無雙風月屬昆明」的讚語。也是我國現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的一座皇家園林。

頤和園原名清漪園

萬壽山,自古便具備山水之勝。它本是西山支脈,山前蓄水。金代時,稱作金山。金海陵王完顏亮於此建金山行宮。元代,相傳有人在山上挖出一隻石瓮,視為神物,故改名瓮山。明代於此進行園林營作。明正德年間(1506~1521)建好山園,好山園園城寬廣,時人譽稱西湖十景。《宛署雜記》中有「十里青山行畫裡,雙飛白鳥似江南」。

清初,乾隆時,開始在這裡規劃園林,開始營建清漪園。與此同時,乾隆為慶祝他的生母孝聖皇太后六十壽誕,建大報恩延壽寺,並改山名為「萬壽山」。萬壽山、昆明湖總稱清漪園,乾隆二十九(1764年)完工,從此最終完成了西郊五園三山的總體布局。

1860年,清漪園遭英法聯軍火焚,大部分建築損失殆盡。後來慈禧太后挪用北洋艦隊軍費,來重建這華麗的庭園。重建歷時10年,竣工後更名頤和園。慈禧晚年大部分時間在園中度過,那裡至今還可追尋到當年重大事件的痕跡。

頤和園佔地龐大,園中山石巍峨,碧池清流,亭臺樓榭散佈於花樹之中,毫無雜亂之感,布局得體而又富有變化、錯落有緻。園內集中了中國不同地區的園林風格,既有北方山川的宏闊氣勢,又有江南水鄉的清麗風格。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