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世後的兩岸關係

這次在卡達首都多哈舉行的世界貿易組織(WTO)部長級會議期間,中國與臺灣可望先後成為世貿的正式成員。

樂觀者認為,兩岸都加入這個有"經濟聯合國"之稱的國際組織後,將有助恢復中斷多年的協商。

臺灣總統陳水扁就說,入世後將使得兩岸無法避免對話與接觸,兩岸因此必須放下政治歧見而開始協商。他並且認為,兩岸通過經貿與文化的交流,將可以達成某形式的政治和解。

兩岸無法迴避協商

在世貿組織的規定下,未來如果臺灣要求同中國進行貿易協商,中國必須在10天以內作出回覆,並且在30天內展開協商。如果中國拒絕在限期內作出反應,臺灣可以利用該組織的爭端解決架構來解決問題。不過如此一來,將使得兩岸關係由中國認定的"國內關係",變成某種"國際關係"。這使得中國承受一定的壓力,必須與臺灣進行溝通對話。

由於中國外交政策的影響,世貿是除了亞太經合組織外,臺灣加入的最重要的國際組織。評論說,從臺灣的角度出發,在世貿組織展開兩岸談判,至少雙方是在平等的原則下,進行協商。

"一個中國"原則仍無共識

兩岸關係的重要征結,在於臺灣希望以平等地位與大陸發展關係,或商談兩岸統一。平等隱含的意義就是臺灣也是一個國家。在大陸方面不承認臺灣具有國家地位的情況下,兩岸問題一直無法擺脫意識型態的對立。

中國要求陳水扁領導的民進黨政府,接受"一個中國"原則後,才能展開兩岸的正常對話,但是陳水扁不久前卻公開表示,接受一個中國就等於消滅中華民國(臺灣的正式國號),身為中華民國總統,他無法接受。

在這種意識型態對立下,對於兩岸複雜的政治關係,是否能否通過世貿組織的經貿協商來促進,還是有不少人表示懷疑。

臺灣希望通過世貿協商兩岸經貿


國際組織成為角力場所

曾經在克林頓政府中主管亞洲事務的美國前助理國務卿羅斯就說,除非兩岸都有政治意願,否則像是世貿組織這種場合,對於兩岸展開政治協商並沒有任何幫助。

羅斯指出,像是目前兩岸都加入的亞太經合組織,就無助於兩岸協商,相反的,亞太經合組織反而變成兩岸角力的場所。

上個月在上海召開的亞太經會組織首腦會議,臺灣方面因為與會人選無法得到中國同意,而無法參加這次峰會。另外,中國外長唐家璇並且拒絕讓臺灣經濟部長林信義在記者會上就此一問題發言。

臺灣放鬆"戒急用忍"政策

雖然兩岸政治僵局無法打開,臺灣政府本星期還是宣布正式放鬆"戒急用忍"的兩岸經貿政策。臺灣經濟部並且在星期五將台商對大陸投資的1,722種項目,從過去的個案審查,大幅度鬆綁為無需政府同意,就可以逕赴大陸投資。

雖然"戒急用忍"放鬆,但是除了投資限制,兩岸經貿還是有許多問題,而這些問題未來將通過世貿來協商。

評論說,也許長遠來看,這種協商有助於化解彼此的猜疑,並建立互信。不過至少就短期而言,光是通過經貿協商,恐怕還是無法使兩岸的政治關係脫離"一個中國" 問題的糾纏。

BBC

本文留言

作者林楠森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