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國無信不興--從招考國家公務員談起

作者:楊建利  2001-11-06 01:56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前日看到一則消息說,明年錄用國家公務員(即官員)的招考工作下個月在全國範圍內開始,主管招考的部門--中共中央組織部和國務院人事部--宣稱要嚴明考試紀律,嚴禁後門,對於出現的問題,不管涉及到誰,都將予以嚴肅的處理。

理論上講,"招考"比"提拔"合理、進步的多,因為考分畢竟是制度化的客觀依據,具有公平性和非任意性。然而,大家不要太樂觀,在今天中國的政治制度環境下實施招考公務員,恐怕並不能推進其公平合理選賢任能的目標。

首先,誰來監督、監察主管部門?我們都明白,中國金融系統的混亂是政府主管官員腐敗、不被監督造成。如果國家沒有能力和誠意在各級銀行嚴明紀律的話,那麼它怎麼能讓人們相信它有能力和誠意在各級人事部門嚴明紀律呢?"我只有一支手會偷錢" 顯然不那麼令人信服。

再則,招考大學生、研究生、博士生的後門在中國已經開成了"凱旋門",人們可以堂而皇之地出出進進。中國有哪一所大學(包括北大、清華等一流學府)敢宣稱沒有發送過、沒有繼續發送學士、碩士、博士學位,教授職稱給不應該得到的人?在最應該、也最容易施行公平合理制度的高等學府都尚且如此,誰又能相信官場上的招考?

有人認為,招考公務員是政治改革的重大舉措。那麼,中國施行招考公務員已經八年了,效果如何?我們是不是離公平合理選賢任能的目標更接近了?也許有人會說,不要急,施行下去慢慢就會有效果。科舉自隋朝至清朝都在施行,歷時一千四叁百餘年,效果又如何呢?問題的關鍵不在於有沒有科舉,而在整體的政治制度上。目前在中國施行的"科舉",與其說是政治改革,不如說是政治遊戲。人們常常把政治遊戲和政治改革混為一談,原因是沒有理清判定政治改革的標準。從某種意義上講,要進行政治改革的原因是因為政府"偷錢"。如果政府告訴你,"我們已經捆住了一支手",那不是政治改革,因為,不僅另外一支還會偷,而且更重要的是被捆住的那支手很快會被另外一支手解開。一個政治舉措是不是政治改革,要看它是不是限制了"偷"的可能性、或者從本質上增加了"偷"的難度。這應該成為判定政治改革的標準。

"假"是一種傳染極快的毒素,而且它至少害人兩次,一是以假當真,再就是以真當假。假藥害死一些人,又使得另一些人得病時不敢吃藥。"假作真時真亦假","假"在中國讓信任系統在任何領域都破產,社會的整體損失無法量計。無論中國的制度未來以什麼樣的方式變革,我們都將面臨著在各個領域重建信任系統的艱難的社會工程。如果當局真的為中國的未來著想,那就應該不要再用政治遊戲騙人,設法把"偷錢"的雙手都捆住,中國的信任系統或許可以從此一點一點建立起來。古人說: "人無信不立" ,我今天要加一句"國無信不興" 。

<<議報>>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