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主義者對「九一一」早有預感

本世紀初葉愛爾蘭詩人葉慈的名詩「二度降臨」(Second Coming)和美國詩人艾略特的「荒原」(TheWaste Land)也廣受推介為值此亂世足資思考的「靈視」作品。

「二度降臨」和「荒原」都發表於一九二零年代初,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荒涼與淒愴,世人的瀋迷,價值的紊亂,在這兩位具有神秘主義傾向詩人的眼中,一一成為「末世」的景象。

「二度降臨」裡面,「萬物崩解,中心無法支撐」(Things fall apart; the centre cannot hold)之句對照紐約世貿大樓的崩頹,連「世界貿易中心」的名稱裡面都有「中心」一詞,難怪葉慈之詩最近再度成為「顯學。」

的確,由這首詩的大意,可以看出詩人對最後審判的來臨抱著巨大的疑懼。這首詩首先指出,獵鷹向上盤旋又盤旋,再也聽不到放鷹人的呼喚;接著就是上述的「萬事崩解,中心無法支撐」名句;緊接著是「無政府狀態橫掃全世界,天真的情懷橫遭淹沒。好人都失卻信念,壞人則滿懷激動的情緒。」這豈不是指激進的分子抱著必死的決心,要和西方文明世界玉石俱焚?

「當然,某種跡象的顯露就在眼前;當然, (耶穌基督的) 二度降臨就在眼前」--是以什麼巨大的「世界精靈」形象出現呢?葉慈說,沙漠裡面的塵沙某處,獅身人頭的形狀,像太陽般空洞且無情的眼神,緩緩移動它的雙腿,四周圍,激憤的沙漠之鳥的影子在撤退。

詩的末尾說,此時,一片黑暗再度降臨,「現在,我知道了,二十個世紀的瀋睡,在搖籃裡被吵醒,轉為夢魘,是什麼樣的狂暴的野獸,終於被吵醒,低首潛向伯利恆準備再生呢?」

耶穌再世,按基督信仰的解釋是準備「最後審判」,伯利恆是他首次降生的地點,在耶路撒冷南方,這位救世主出生地,如今卻淪為中東紛爭的焦點,「救贖」和「審判」彷彿交叉進行。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