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是誘惑」:談電視與廣告的買點

近來看電視,忽然有一個有趣的發現:無論是《大宅門》還是《銅嘴鐵牙紀曉嵐》,也無論是《京城第一大狀師》還是《戰國英雄呂韋》,甚至在《少年包青天》等熱播劇中,都有不小篇幅描寫妓院,而且這些妓院都開得氣派非凡,除了庭臺樓閣、雕樑畫棟外,妓女們也一個個生得燕瘦鶯肥,能歌善舞,打扮得濃妝艷抹,珠光寶氣,表現得媚態十足,妖治作態,給人這樣一種錯覺,即妓院多於民舍,妓女多於民婦,甚至讓人誤以為妓院就是中國古代的生活主流和當時主流文化的集中體現。


這種錯覺,不禁令人哭笑不得且扼腕嘆息,同時也不得不佩服我們的編導們如此高明的「共識」。據說,這種「共識」來自不少編創人員對電視劇「賣點」的尋覓。記得五十年代的電影,編導們就發現了「戰爭加愛情,群眾最歡迎」的賣點;而現在,這個發現竟被發揚而光大,搞得好像我們這個世界的芸芸眾生就這麼個德性----倘若沒有幾個妓女在劇中插科打渾,或者與主人翁勾搭,或者爭風吃醋大打出手,我等小民就沒有觀賞興致了。而他們所關心的收視率就會降了,廣告收益也就要大打折扣了。

再來看看與電視「配套」的廣告,大都擠滿香車美女,似乎追逐奢華和美女在人們的生活目標中不佔第一也數第二!例如某襪商廣告:弄個美女穿上薄而透的褲襪,靠在沙發上,正面正地對著億萬觀眾將兩條玉腿高高地蹺來蹺去,再配上廣告語「不止是誘惑」,其露骨的程度早已超過「兒童不宜」。既然「不止是誘惑」,那麼請問,比誘惑更進一步的是什麼玩兒呢?為了尋求「賣點」,電視劇的編導和廣告商都不約而同地瞄準了「性」或性挑逗,這已是不爭的事實。

說到「賣點」,自然想到「買點」。在當前正在進行的整頓娛樂場所行動中發現,有不少挂羊頭賣狗肉的不少娛樂城、髮廊、桑那浴、迪廳,也與這些「賣點」有異曲同工之處。藝術源於生活麼,既然劇中是這樣的,「和尚幹得,我為什麼幹不得」?賣者有理,買者亦有理。於是就有這些骯髒勾當屢關屢開、繁榮「娼」盛的現象。當然,這類事屢禁不絕的原因委實複雜,比如與以罰代管等也有關。但電視和廣告找「賣點」和三陪女找「賣點」,與某些執法人員和「消費者」找「買點」,似乎更有默契。這正是我輩的深深悲哀。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