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在帶有浪漫色彩、更充滿血腥和殘暴的共產主義實踐徹底失敗後,在政治危機、經濟凋敝、政權日暮途窮的情況下,採取了救亡圖存的改革開放政策。
改革開放的政策是摸著石子過河的救命辦法,既沒有理論的基礎,也沒有長遠的規劃。中共不得不淡化和拋棄了共產主義的意識形態。於是,中共黨內就出現了不同的聲音,就出現了「姓社還是姓資」這一類的理論爭論。鄧小平運用他個人權威,以「不爭論」的辦法把分歧和衝突凍結起來。江澤民上臺以後,黨內正統派不斷以上書的形式並在《中流》和《真理的追求》之類的刊物上,表達對改革開放的質疑和批判,發出不同的聲音。但由於廣大民眾已拋棄了共產主義,所以正統派的不同聲音沒有引起巨大的社會反響。
改革開放既然是中共理想失落後的被迫選擇,就具有明顯的功利主義特徵,就是鄧小平所說的:不管白貓黑錨,抓住老鼠就是好貓。而決定好壞的唯一標準,就是看是否有利於鞏固共產黨的統治地位。所以,改革開放不斷衝破共產主義意識形態束縛。改革開放造就了一個以政治權力為依托的富有階層。這個階層是依靠政權的力量興起的,反過來又成為政權的依靠力量。由於共產主義意識形態的妨礙,這個階層的絕大部分至少在形式上被排除在中共的門外。
中共面臨著兩難的選擇:要嘛,維護意識形態的純潔性,把這股力量排斥在黨外;要嘛,把意識形態的殘餘拿掉,使這股力量與中共徹底融合。既然中共的唯一標準是有利於中共的統治地位,中共就毫不遲疑地選擇了後者。
江澤民的「三個代表」的理論,其實質是拿掉中共的階級基礎的教條,把中共變成抽象的全民黨,從而為新的富有階層進入黨內鋪平道路。江澤民的「7.1」講話只不過是一次明確的宣告。以鄧立群為代表的正統派,拋出《萬言書》,指責江澤民背叛工農階級。從共產主義意識形態的立場上來看,正統派的看法無疑是對的。
《中流》和《真理的追求》等刊物被關閉,表明黨內正統派已被封住了喉嚨,來自傳統意識形態的最後挑戰已被粉碎。那麼,中共向何處去呢?從形式上看,中共將變成沒有階級特徵、但還有彈性意識形態的全民黨,修改黨名是勢所必然。從實質上看,中共已經變成新的富有階層的、不受意識形態束縛的、維護其既得利益的黨;區別在於,今後它將變得名正言順。
這個變化的目的是為了維護中共的一黨專政制度,但它同時也削弱了中共一黨專政的基礎。因為,一黨專政需要理想化的意識形態,需要森嚴的等級制度,需要不受經濟約束的決策和執行機制。江澤民的「三個代表」理論,不足以成為意識形態。富有階層雖然也可以劃分等級,但在市場經濟中始終處於動態之中,而決策和執行機制將越來越受黑金政治的影響。因此,中共在完成自身演變的同時,也就在向失去一黨專政威權、失去統治地位的方向演變。
中共目前還有力量壓制不同的聲音,鎮壓不同的力量,但社會多元化利益需要得到多元化表達的歷史要求,已經越來越不可抗拒。問題只在於:中共將主動適應、還是被動退卻?(民主論壇,2001.8.21)(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 關鍵字搜索:
- 江澤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