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官媒批官场腐败奴才得志酷烈虐民却又粉饰太平 速删(图)

系列之一

作者:郑中原  2019-09-07 04:28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10

文章直指,在专制政体下,官场还有一种普遍现象就是消极怠工,它是专制政体的产物,也是官员明哲保身的手段。
官媒文章直指,在专制政体下,官场还有一种普遍现象就是消极怠工,它是专制政体的产物,也是官员明哲保身的手段。(图片来源:GOH CHAI HIN/AFP/Getty Images)

【看中国2019年9月7日讯】一篇6年前刊登于中共官媒的讨论大清迈向晚期的吏治问题的文章,9月5日在陆媒《今日头条》被翻出发表,但一天之内就被删除,有何敏感之处?看标题就有些明白了,太有爆炸性了!内容就更有以古讽今意味。

陆媒重发的文章被删,好在笔者及早保存了这篇文章的原文,文章标题是“官场腐败、奴才得志、酷烈虐民…却又粉饰太平,吏治危机让统治岌岌可危”,确实异常扎眼。

该文后面附有特别说明:上述内容选自中国纪检监察网,原文标题为《清代嘉庆道光时期的吏治危机》;来源:人民论坛,发布时间:2013-09-13 08:00。作者:张国骥。

这篇文章谈吏治,讲官场腐败、奴才得志,酷烈虐民却又粉饰太平,从标题字眼看就已针针见血,大有以古喻今之意,如果说2013年由官方发表尚有放风欲试行改革官场积弊之意,故能堂皇发表,到如今现当政者二期将满,中国官场却仍满目乱象,沉疴难消,加之言论管控加剧,这篇文章当然没有翻炒重发的自由地了。

我们来看看这篇文章讲了什么,到底什么内容让现在的统治者惊恐?

这篇文章开篇就说:“治国就是治吏。嘉庆道光时期的吏治危机,已经全面而严重地侵蚀着大清王朝,使大清的统治岌岌可危。”

文章认为,清代嘉庆道光两朝,从嘉庆1800年亲政算起到1850年道光逝世的50年(一般将1840年发生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至1912年宣统帝溥仪颁布退位诏书,这段时期为晚清,嘉庆道光时期大清已走向衰落),其吏治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严重危机,包括官场道德危机和官场人才危机,概括为吏治危机。

作者解释说,吏治危机,是指吏治不但极其腐败,而且极其无能。腐败不仅仅是个别的贪污受贿、徇私枉法,还表现在官场道德的整体堕落、全面而严重的官场道德危机;而无能不仅仅表现在官员不干事,不想干事,干不了事,还表现在昏庸、平庸和无知者充斥官场,奴才充斥官场,出现了官场人才危机。

作者第一部分内容首先讲官场道德危机。

据说,本来,大清和历朝历代一样,有儒家的道德准则作为官员的行为准则,概括起来主要是四个方面,居首者即仁政爱民,然后是忠君爱国、廉洁奉公、公明勤俭。但后来在官场表现的却是贪污腐化、酷烈虐民、欺骗蒙蔽、消极怠工和漠视民生等方面。

文章说,腐败是专制政体下官场的一个毒瘤,清朝后期到了无官不贪、有吏皆污的程度。

当时大多数官员做官必先问肥缺,“出任之始,先论一利字”。嘉庆初年,洪亮吉说官员上任前都要分析各种官位能够捞多少油水:“各揣乎肥瘠,及相率抵任矣,守令之心思不在民也,必先问一岁之陋规若何,属员之馈遗若何,钱粮之赢余若何,不幸而守令屡易,而部内之属员、辖下之富商大贾,以迄小民,亦大困矣。”

官员的唯利是图达到了毫不隐讳、明目张胆的地步,史料记载:京官刘彬士到浙江任巡抚时就公开说:“穷翰林出身,住京二十余年,负欠不少,今番须要还债。”人们都说他如“饿虎出林,急不能待”。

还有震动一时的杀官灭口案:按照清代规定,凡赈灾,一般要派官员查赈,以防地方官趁办赈之机营私舞弊,中饱私囊。嘉庆十三年(1808)夏,江南淮安山阳县暴雨成灾,朝廷派知县李毓昌前往查赈。李毓昌率家人到受灾各乡村查点户口,查出山阳县县令王伸汉捏报户口浮冒赈灾款近30000两。李毓昌准备揭发到府。王伸汉探知后,重贿求情,但都为李毓昌拒绝。王伸汉又恳请自己的上司淮安知府王毂向李毓昌说情,也无效。于是,王伸汉贿赂李毓昌的家人,密谋毒杀李毓昌,并焚毁户口清册,又用2000两银子买通知府王毂。这就是震动当时的山阳县令杀官灭口案。

文章说,当时大批官员不顾朝廷禁令,以身试法,带头吸食鸦片,甚至贩卖鸦片,从而使这时的官场腐败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文章还说,清嘉道时期,由于贪官、庸官和昏官充斥官场,从而导致这时另一官场病态的产生和泛滥:书吏的权力膨胀,差役的横行霸道,两者勾结徇私舞弊、贪赃枉法、鱼肉百姓。

文章第二方面讲的是官场酷烈虐民,指官员抛弃了仁政爱民的为官从政的道德准则,清朝到了嘉道时期,私创非刑和广设班馆弥漫全国,其残酷性暴露无遗,酷烈虐民、草菅人命,反映出此时严重的司法腐败。

文章说,当时私创滥用非刑残酷情况令人触目惊心,毛骨悚然。论地域之广,非刑遍及全国。所谓非刑是指律典未载而私造酷虐刑具及私施酷刑而言,即非法酷刑。

与非刑配套的是血泪斑斑的班房。这里所讲的班房是合法或非法设置的监狱或拘留所,有差馆、卡房、土地寺、班馆、带候所、私馆、羁候所等,名目繁多。这时的班房像非刑一样,具有普遍性、残酷性及繁杂性等特点。

另外,文章提到,此时的官场还有一大弊端就是欺骗蒙蔽。清嘉庆道光之世,其弊更甚。洪亮吉说:“州县以蒙道府,道府以蒙督抚,督抚以蒙皇上。”层层欺骗,一级骗一级,一直骗到皇上。

文章指出,粉饰太平也是欺蒙的一大表现。大多官员不深入了解实情,虚文往来,敷衍塞责,专做官样文章。欺蒙又一表现是官官相护。官员互相庇护,互为羽翼,共同欺蒙皇上,又是此时官场的一种风气,并且使社会呈现出阴阳两面性:阳面的制度条文成了官样文章,而阴面的互相庇护的关系才是万应灵丹。

文章直指,在专制政体下,官场还有一种普遍现象就是消极怠工,它是专制政体的产物,也是官员明哲保身的手段。这使得行政效率低下,行政运转失灵,政权处于慢性自杀之中。清嘉道时期官员消极怠工已成一种官场风气。各级官员自上而下,自内而外,遇事或相互推诿,不负责任;或碌碌中庸,模棱取巧;或官官相护,消弭事端。

文章的第三方面内容是说清嘉道时期官场中:“真才失意,贪才、庸才、奴才得志”,直指在官场得志的大多是一批奴才、庸才甚至贪才。

文章举例奴才类别的高官曹振镛,他是乾隆四十六年(1781)进士,从这一年直到道光十五年(1835)死去,五十四年的宦海生涯,用八个字可以概括他官场得志的情况,即:生极恩宠,死备哀荣。

曹振镛在半个多世纪的官场中,担任过工部、刑部、户部、吏部等中央主要部的尚书、翰林院掌院学士、直讲官、上书房总师傅,入直过南书房,三次任学政,五任殿试读卷官,四任乡试正考官,五任会试正考官,充任过实录、文颖、会典、国史等馆正总裁官,衔至三师三少,官至大学士兼军机大臣。皇帝遇有巡事、木兰秋狩,都留他在京办事,备受重用,他是中国封建社会官场上罕见的位极人臣之臣,半个多世纪的“不倒翁”。

文章说,曹振镛历事三朝,遍历要职,官运亨通,福禄寿三者兼得,不但清代无此二人,即中国历史上也十分罕见。那么,他官场“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呢?秘诀就在:小心谨慎,遇事模棱;多磕头,少说话。

文章最后指出,治国就是治吏。其时吏治危机,已经全面而严重地侵蚀着大清王朝,使大清的统治岌岌可危。而吏治危机,根本原因是制度问题。

这篇官媒旧文如今重发,又被急删,当然还有不少内涵和意味,限于篇幅,笔者本文先将文章内容介绍如上,后续再和诸君讨论。


来源:看中国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