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大屠殺」對「政治動亂」 美中為何重新定義六四?(圖)

作者:時事大家談  2019-06-06 09:16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1
    小字

六四期間要求自由的群眾
六四期間要求自由的群眾(圖片來源:看中國)

【看中國2019年6月6日訊】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發表六.四30週年聲明,稱中國走向更加開放和寬容的希望已經破滅。稍早,美國國務院發言人重提六.四事件是「大屠殺」,對中共提出了尖銳的批評。

與此同時,中國國務院發言人抗議美國干涉中國內政,稱六.四之後30年中國經濟獲得巨大進步與發展,就是對六.四爭議的回答,而國防部長魏鳳和更把六.四重新定義為「政治動亂」。「大屠殺」對「政治動亂」。

美中為何針鋒相對重新定義六.四?華盛頓六.四態度轉趨強硬預示著什麼?北京重返保守立場是不是不祥之兆?

參加討論的兩位嘉賓是:北京之春榮譽主編胡平;歷史學者、獨立時評人章立凡

胡平:美政府提升六.四認識,政策轉向勢在必行

《北京之春》榮譽主編胡平說,1989年屠殺後的第二天,美國總統老布希發表聲明,譴責六.四,稱中共「殘酷鎮壓民眾的和平示威」。此後,美國政府每年都會就六.四發表聲明,常用的是「暴力鎮壓」,有時也用「大屠殺」。

2006到2007年,美國國務院都用「大屠殺」。昨天,美國眾議院通過的六.四決議,使用了「暴力鎮壓」和「大屠殺」兩種說法。我認為,僅就六.四定性而言,美國政府其實變化不大。值得注意的是,美國政府對六.四意義的認識和提出的相關政策。

美國政府長期以來對六.四意義認識不足,認為1978年以來中國沿著一條改革路線前進,六.四之後暫時中斷。92年鄧小平南巡之後改革開放路線得以繼續,所以,六.四就僅僅是插曲,基本路線沒有改變,因此對其意義的估計很不足。

這次,美國政府使用了「火力全開的大屠殺」,說明其認識提升了。更重要的是國務卿蓬佩奧的講話,把六.四提到更高的位置,稱過去幾十年美國對中國的期待破滅,而且要改變美國的政策。這樣的明確表述意義重大。

胡平表示,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和國防部長捍衛六.四的邏輯並不新鮮。1998年,時任總理朱鎔基在記者會上談到,對於1989年的政治風波,黨和政府及時採取措施穩定了國家的局勢。

2003年,溫家寶總理在記者會上回答六.四提問,也說1989年的政治風波中,黨和政府採取果斷措施穩定了中國形勢,此後十三年中,中國取得的巨大成就表明,穩定是至關重要的。兩位總理都談到所謂穩定形勢以及穩定基礎上經濟的發展,並以此作為辯護。

現在的外交部發言人和國防部長只不過語氣更強烈。這就是我們批評的、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政治邏輯。他們認為,統治者有權把一些人當作犧牲品來達到自己的目的;認為個人沒有價值,不把人當成人,這是最根本的。

事實上,建立在殺人基礎上的穩定應該被清算。而且,六.四之後的30年裡,中共為了自身統治而不斷鎮壓人民、不斷高壓維穩。

胡平:六.四惡果更明晰,國際表態都升級

胡平說,特朗普總統對中國態度升級的轉變是由貿易戰和美國赤字引起的,客觀上利於中國人權的改善。美國政府也逐漸發現,單靠貿易戰不能夠解決問題。換言之,人權問題必須引入。我們看到,越來越多跡象顯示,美國政府對人權談得越來越多,而且看得出還在繼續深化。

胡平說,《華爾街日報》刊文批評美國政府六.四後在政治和經濟上綏靖中國,使得中共逃脫了殺人凶手的罪名。現在,不僅美國,而且歐盟、日本、臺灣對六.四的表態都升級了。這不僅是因為恰逢六.四三十年紀念日,而是國際社會對中國立場發生了根本改變。

就像美國國務卿蓬佩奧說的,美國曾經期待中國通過融入國際秩序而變得更加開放和寬容,但是這樣的希望已經破滅。其實,整個國際社會都「希望破滅」。

不過,據我看,美國政府的認識還不能說是很到位。美國變得強硬很大程度是由於習近平上臺後倒行逆施。六.四之後,美國沒有認識到,六.四不但中斷了中國的政治改革進程,而且也把經濟改革引向一條錯誤的道路。

《華爾街日報》的文章說明,國際社會已經認識到這點,雖然還不夠,但是風向確實變了,而且還會繼續變。

章立凡:六.四名稱再度改變,國際國內氣候不再

歷史學者、獨立時評人章立凡說,現在,貴國政府對過去30年對華政策的錯誤做出了一個深刻反省。我上個月接受美聯社採訪時談到過,六.四改變了中國的歷史方向,原來希望通過政治改革進程使中國變得更加強大、更加正常和成為穩定國家的期盼被摧毀。

我們看到,美國國務卿蓬佩奧也說,六.四之後,美國希望中國融入國際體系,迎來更加開放和寬容社會的希望破滅。無論是中國人還是美國人,通過改開讓中國成為一個正常國家的期盼確實破滅。

目前的現狀是,中國公民的人權不斷受到政府侵犯。這方面應該大家有共識。我注意到,本次美國使館的推特、美國國務院發言人以及美國眾院的表態都說明,美國正在形成一種朝野共識,深刻反思以往對華政策的錯誤。

章立凡說,中國政府對六.四再稱「政治動亂」不是簡單回歸,而是形勢的需要。我查閱過政府對六.四說法的變化。首先是1989年4月26號的社論稱,「旗幟鮮明反對動亂」;屠殺前夕,央視說北京出現「反革命暴亂」。然後是6月9號鄧小平接見戒嚴部隊時說,「這場風波遲早要來,是國際大氣候和中國自己的小氣候決定的」。「北京風波」的說法很快取代了原來的動亂和暴亂的說法。1989年中國出的兩本書都是用這個說法,一本是新華出版社的《海外輿論談北京風波》;另一本是北京出版社出版的畫冊《北京風波紀實》。這顯然是官方說法,可以掩蓋六.四事件中屠殺的嚴重性。

這個說法沿用到改開30週年,當時還引用鄧小平的那段話,沒提暴亂。去年年底,新華社的《改革開放40週年大事記》重新提成「動亂」、「暴亂」。這說明,現在國際大氣候和中國自己小氣候都發生了變化,正如鄧小平當年所言。

大氣候就是中美貿易戰中國空前孤立;小氣候是體制內外矛盾激化,內部派系和不同觀點交鋒的出現。這導致中共高度緊張,擔心失去政權,所以,對六.四的敘事也發生改變:保穩定、保政權是當前首要任務。

今年,六.四那天高度緊張,社交媒體發生「大屠殺」,推特、微信、微博上發生賬戶被封、信群消失或者不能登錄現象,大批VPN失效。這說明對六.四敏感時間的高度緊張、恐懼和不自信。

章立凡:美國養癰貽患30年,回首反思糾正錯誤

章立凡說,美國政府的對華政策一向有實用主義傾向,不排除現在打出六.四牌是為了制約中共。不過,這仍然是對以往錯誤的糾正。而且,做比不做好,雖然有一定功利性,對於中國歷史進程以及中國人對民主的要求都有好處。我過去談過,中美貿易戰最終將成為制度、也是意識形態之爭。

現在看來,貴國總統特朗普正在完成從資本家到政治家的轉型。我也說過,貿易戰將演變為科技戰和金融戰;它凸顯的是政治和意識形態的衝突。剛才也談到,美國在前30年的政策就是養虎貽患,現在把老虎養大了,開始威脅到美國的生存,才開始緊張。

特朗普總統上臺以來的變化也是如此。2016年競選時有人質疑他,是否曾經稱讚中國政府鎮壓六.四民主運動。1996年,他接受《花花公子》採訪時,批評戈爾巴喬夫軟弱,等等。他解釋過自己不過是進行中性的陳述。

我認為,他喜歡政治強人。他上臺之初確實注重商業和經濟利益,不太重視人權問題。領導人可能知識結構或者認知上會有缺陷,於是突出其團隊的重要性。貴國兩黨競爭體制下,領導人不允許犯錯,否則會被對手拿住把柄,所以,團隊會積極影響領導人,讓他避免出錯。

一黨專政就不會如此,而是「有權可以任性」;身邊團隊和智囊專行奉承甚至高級黑之事,引導領導人犯錯。我們因此看到兩種體制的優劣。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美國之音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