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證監會放權面臨兩塊「試金石」

 2013-05-29 05:04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中國證監會主席肖鋼日前在證監會黨委中心組召開的學習會議上表示,證監會對不該管的事情要堅決地放、逐步地放、放到位;法律允許放的抓緊放,法律還不允許放的,修訂法規條例後逐步地放;對不符合轉變職能要求的行為要堅決地改逐步地改;對需要管好的事情要堅決地管住管好。

把肖鋼的談話與李克強總理上任以後一再強調的減少行政審批的要求結合在一起分析,可以明顯地感覺到證監會改革行政職能,更好地服務於市場的堅定決心。其實,證監會減少行政審批的工作最近幾年一直在推進之中,無論是尚福林時代還是郭樹清時代,證監會都發文廢除了在證監會歷史上積累下來的不少行政管理文件。但是,按照目前肖鋼所發表的談話來看,證監會還在管著一些不該管的事,這導致的後果是使市場運行機制扭曲,創新功能受到遏制,與投資者期望相去甚遠。

這種狀況說明,證監會在以往的減少行政審批,只是挑選了一些對市場無關痛痒的方面進行了放權,未觸及能夠對中國資本市場運行產生重大影響的關節,按照肖鋼的說法,也就是以往的放權沒有「放到位」。現在肖鋼顯示了「對不該管的事情要堅決地放、逐步地放、放到位」的明確態度。而就目前的A股市場來說,考驗肖鋼表示的放權是「真放」,還是只是為了配合總理的要求而表個態度,做個樣子,有兩塊「試金石」擺在肖鋼的面前。

一是證監會如何對待IPO的審核制度。在2009年IPO重啟時,證監會放棄了對IPO定價的「窗口指導」,允許發行公司和保薦人自由議價,只要市場能夠接受,就是一個合適的定價。這被作為IPO向市場化邁進的一個成果得到了證監會的充分肯定。但是事實證明,這是一次不成功的改革,當發行公司和保薦人獲得了自由定價的權力以後,任意拔高發行價成了普遍現象,導致大量公司的募集資金遠遠超過實際投資項目的需求,嚴重的超募使後繼的IPO面臨資金枯竭的難題,最終的結果大家都看到了,證監會不得不啟動行政之手將IPO停了下來。

其實,這一次的改革之所以失敗,關鍵在於所謂的「市場化」只是半吊子市場化,證監會放了IPO定價的權,卻沒有放企業IPO的審核權,一個企業要想進入資本市場,其先決條件是必須拿到證監會的批准文書。這實際上是向發行企業提供了可以胡亂定價的權力背書,保薦人為了自己的利益也支持企業的這種高定價。因此,要讓IPO改變這種傾向,需要用市場的力量來對此進行鉗制,其第一步便是證監會放棄對企業IPO的審核,同時加強對其信息披露的監管,這種監管包括對其定價的可靠性,也就是肖鋼說的「對需要管好的事情要堅決地管住管好」。但是,儘管將IPO審核制改為註冊制在市場上已經呼籲多年,但證監會是否有勇氣放下這方面的權力,無疑是一個巨大的考驗。

二是證監會如何對待股市行情?證監會官員經常表示,證監會不管市場行情。這當然是一種正確的態度,但我們注意到的是,官員們這樣表態的時候,通常是股市行情低迷,投資者希望政府救市的時候。而當行情出現上升的時候,證監會的權力之手總是會習慣性地伸出來加以干預。回顧A股市場歷史上幾次短暫的牛市,它們的終結無一不是因為權力的干預所起的作用。要想改變低迷行情,權力可能無能為力,但要想讓高昂的行情降下來,權力卻能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證監會干預行情,其出發點是為了減少市場風險,保護投資者,但是它所起到的實際效果卻總是讓投資者遭受更大損失,證監會也為此背上了不少罵名,這說明這種權力的運作也是沒有必要的,證監會應該放下這方面的權力。

其實,放棄對行情的干預,並不是要求證監會不關心行情,相反,證監會應該投入更大的精力來關注行情,從中捕捉內幕交易的蛛絲馬跡,維護市場的公平公正秩序。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達到保護投資者利益的目的,而A股市場也能逐漸改變「政策市」的特性,讓投資者通過公平的博弈有所收穫,這樣的市場才是一個有效的市場,也才是有發展前途的市場。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第一財經日報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